第430部分 (第1/4页)

忍,这个字很多人都喜欢,但是能做到、做好的人,则不多。能真正把忍字吃透的人,都是能笑到最后的人。卫耿羿觉得,这次就充分发挥了“忍”字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况自己根本就无需退一步,站在现在的位置上看风景,风光无限美好。

“孙市长,看来卫耿羿同志对于自己现在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元骞振给孙剑佛打了个电话,遗憾的说。

“路都是自己选的嘛,想吃肉,还不想卖力气,又怎么可能呢。”孙剑佛笑呵呵的说,对于省委的那份责任书,他知道之后也很诧异,当时他就分析,卫耿羿可能不会再去争取这个位子。以他现在身份,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险嘛。何况以他对卫耿羿的了解,卫耿羿对于经济建设,并没有多大的建设性建议,他的优势在于具体的事务。

如果让卫耿羿去打天下,他是万万打不下来的,但如果让他守天下,没准还能守得住。当然,现在是信息发达时代,如果不能解放思想,很容易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陷入困境,那样的情况下,就必须会遭到历史的淘汰。

“换个人,也许能换个思路,只要市委、市政府能大力支持新来的同志,大家同心同力,一定会开创出楚都市的新局面。”元骞振一贯的大声说道。

“是的,不管谁来楚都市,我在这里向市委表个态,一定全力以赴的支持他的工作。”孙剑佛明白元骞振想说什么,马上坚定的说道。

孙剑佛说这样的话时,内心有些不平静的,他是一市之长,楚都市的经济发展,应该着落在他身上。但是现在,省委和市委,都把希望寄托在新来的常务副市长身上,虽然他们的想法可能是好的,但做法却让他很尴尬。楚都市的经济搞不上去,让自己的副手去顶雷,那置自己于何地?

如果来的这位助手,能圆满完成省委的任务,那还好说,但假若没有完成,到时候他挨了省里的处分,自己这个直接领导,难道就真的一点责任也没有吗?恐怕省委、市委能说过去,自己也是无法说服自己的。

卫耿羿的态度,很快就反映到了省委,虽然省委的领导在得知这样的消息之后,都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余卓远在得知楚都市委的态度之后,特意把这件事告诉了文子隐,对领导心思了解的他,马上给朱代东打了个电话,向他通报了这件事。对于卫耿羿的弃权,朱代东并不感动惊讶。如果是自己处于卫耿羿的位置,说不定也会做出跟他相同的选择。

但接完电话,朱代东又开始兴奋起来,自己跟曾平江相比,除了年龄和资格不如之外,其他方面还真的不在他之下。曾平江的档案朱代东也看过,是煤矿的技术工人出身,从技术员到工程师,再到主管技术的副矿长、矿长,再到矿务局。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跟煤炭打交道。

对于这样从某一个行业走出来的领导干部,朱代东在很多方面都比他更有优势,虽然省委常委会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他心里已经不再起伏跌宕了。

(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九章 省委的决定

虽然对既将发生的事,很有信心,可是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还是有些戚戚然。而且越是这个时候,就需要朱代东越冷静。他总是在心里不停的提醒自己,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一个不好,天就亮不起来了。

这个比喻或许不太恰当,但事实却差不多。这次省委常委会,将最终决定,朱代东的去留。去楚都市工作,也将是朱代东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进入官场八年时间了,朱代东对于这次自己的工作调整很清楚,这次将是机会与危机并存。他人虽然一直坐在办公室里,但是眼神却不时瞥向省委书记办公楼的方向。

省委常委会一般都是在省委机关最后面的一栋楼里举行,那里是省委书记杜邦俊的单独办公地点,里面办公室、会议室、会客室、休息室一应俱全。今天的常委会也是如此,但唯一遗憾的是,那里离朱代东的办公室,超出了他的听力范围。这让朱代东不能随时掌握常委会的动态,也让他更增添了一份紧张和期待。

原本朱代东只需要把车子停到机关里面的停车场里,坐在车上,就能清楚的听到常委会的内容。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结果如何,并不会因为自己提前听到,而有所改变。相反,如果知道哪位省领导对自己去楚都市表示反对,反而会对自己今后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朱代东不是圣人,他如果得知别人对自己有成见,以后如果碰到有事,搞不好就会运用自己的能力,让对方吃点小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