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部分 (第1/4页)

而且在朱代东的规划中,东城区经济开发区内的一部分企业,还必须搬到其他开发区去。比如说造纸厂、化工厂,是必须要搬迁的。对于这些的企业,如果是朱代东当时在市政府的话,是一定不能让他们来楚都市的。可是现在已经木已成舟,只有想办法让他们规范的生产。

要搬迁正在生产的企业,或许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可是如果不趁着这次机会让他们搬迁,以后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无论是造纸厂还是化工厂,对于环境的污染,不用说都能知道。但这样的企业,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哪怕就是企业想搬,恐怕当地政府也是不愿意的。

“是的。”朱代东郑重的点了点头,其实这也是他拿着这个规划书来向元骞振汇报的原因,东城区的原区长连解淦,经过市纪委的调查之后,已经转到了检察院,准备走司法程序。连解淦不管会不会入狱,至少他的仕途,这辈子算是完了。

东城区原本就是楚都市一个很重要的区,再加上东城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势头,东城区在整个楚都市的经济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关系。而且朱代东第一次的国有企业合并重组后的企业,也要在东城区经济开发区落户。因此,这个东城区区长的人选,对于完成朱代东的这个规划,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新的东城区区长,不能很好的配合朱代东,并且坚决执行他的指示,或许朱代东提出来的这个庞大的规划,就要在第一步的时候,遇到挫折。

“代东,对于东城区的区长,你是否有合适的人选?”元骞振闻弦音而知雅意,朱代东刚才郑重其事的回答,让他敏锐的捕捉到这次朱代东来汇报的原因。

“元书记,东城区以后对市里文件执行的力度如何,将是国有企业改制的重头戏。而不管如何的改制,总会触及一些人利益。因此,东城区以后的压力也会非常大。如果是从我市现在的干部中选拔,我担心为了处理一些私人的事务,都会耗费他相当一部分的精力。”朱代东诚挚的说道。

“代东,你原来可是省委组织部的优秀干部,对于干部的选拔,应该也很有一套办法。现在这个东城区的区长,对你即将要进行的国有企业改制,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希望你能有一说一,有道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贤嘛。只要是你认为合适的人才,你都可以提出来。现在也不是正式开会研究,行不行我们先商量一下嘛。”元骞振笑呵呵的说道。

“元书记,那我就直来直去了。”朱代东微笑着说,看到元骞振鼓励的眼神,他才缓缓的说道:“我提两个人选,一个是东城区经济开发区的工委书记向守清同志,另外一个就是我原来的同事,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的副处长蒋玲芳同志。”

朱代东之所以会推荐向守清,并不是因为向守清会对他以后的工作有多么的支持。如果这个新上任的区长,有足够的政治智慧的话,肯定会积极配合自己的工作。当然,如果能是自己原来的同事,当然就更好了。对于蒋玲芳,朱代东在干部二处的时候,曾经仔细观察过她。蒋玲芳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干部,虽然是女性,可是在工作中雷厉风行,做事不拖泥带水。她能在干部二处的副处长位子上坐稳,就已经很能说明她的能力。

“向守清同志确实是一位政治成熟,大局观念和党性很强的同志,工作也很有魄力,敢抓敢管。但是他才担任东城区经济开发区的工委书记不到一年的时间,而且在你的规划中,东城区经济开发区比东城区更加重要,在开发区上,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同志才行。”元骞振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向守清原来是他的老部下,对于这位同志,元骞振了解得比较深。在市委的其他人眼中,或许早就把向守清归到了自己这一阵营。如果在这个时候提拔向守清,会让别人有意见的。

“蒋玲芳同志是一位有着多年组织工作经验的干部,她原来是我的同事,据我的了解。她注重学习,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改革开放意识,和开拓精神都都很强。而且她的作风务实,工作起来很投入,能够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朱代东介绍道,随后又把蒋玲芳的档案资料说了出来,具体到蒋玲芳哪一年入党,哪一年参加工作,哪一年从省团委调到省委组织部,在省委组织部的任职情况,清清楚楚。

“代东,都说你在芙蓉县当县委书记的时候很神奇,我看你到了楚都市,也很神奇嘛。对于同事的档案记得这么清楚,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元骞振笑吟吟的说道,把朱代东从省委组织部要来,这或许将成为自己在任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