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部分 (第1/4页)

对于李墨轩的安排,朱代东确实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李墨轩的能力已经得到他的认可,而且他在工作中很善于学习,也喜欢学习。比如碰到不太懂或不在行的工作,他能很虚心的向人请教,在学习中快速成长,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自己熟悉和精通这项工作。

至于李墨轩的个人品行,他跟在朱代东的身边已经有一段时间,不管是他当着自己的面,还是背着自己的面,朱代东对他都非常了解。至少在目前来说,李墨轩把工作看得很重,一心都年在工作上,并没有什么其他不良的嗜好。按照朱代东的设想,他也确实希望李墨轩能在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能带领芙蓉县的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这个思想,他不但与曹长宽沟通过,跟市里的几位主要领导,包括王大可和田野之内都说起过。或许李墨轩还不知道,可是市里确实已经把他当成重点培养对象。

“生哥,这里如果真的要发展,也至少要在三年之后。这两天你在楚都市看得怎么样?”朱代东问,大沙村要发展,最好的机会应该在芙蓉县的旅游开发完全搞起来之后,现在对他与李广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楚都市的国有企业改制。

李广生对朱代东提供给他的几家企业看的很仔细,到了企业之后,几乎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考察。每天回到酒店之后,还要做笔记写心得,甚至最后他还把企业的平面图也画了出来。终于让他有了一些发现!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八章 夜谈

李广生发现,自己参观的这几家企业,占地面积都很大,比较有两家机械厂,三面是厂房,中间空出来的那块坪,足够办停车场的了。比如联华服装厂,从车间到仓库,需要用车辆拉货,光是这地皮,就是一个聚宝盆啊。

李广生也终于明白了朱代东的意思,他在楚都市的地图上,把这些企业的地址都标了出来,结果让他兴奋不已。他也真正明白了朱代东的意思,楚都市是省会城市,如果能在市区搞到几十甚至几百块位置非常好的地皮,这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代东,我非常认同你的计划,可是以昌隆达目前的规模,想要全部吃下这些企业,恐怕也是不可能的。”李广生说道,六百块地皮,是个多么大的蛋糕?昌隆达作为一家外来的企业,哪怕很受市委书记和市长的看重,更有朱代东的大力支持,但要想独吞,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以昌隆达目前的实力,只要你愿意把投资的重点向古南省转移,吃下大部分还是可以的。”朱代东说道,现在能拿得出这么多资金的公司不多,有这么大魄力的投资者也不多。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现在哪怕就是告诉古南省的那些实力政策的商人,他们也未必敢拿出这么多的资金来投入到这次的国有企业改制中来。

“这确实是个问题,代东,我准备过两天回趟香港,召开公司高层会议,仔细研究这个项目。”李广生郑重的说道,正如朱代东所说,如果真的要参与楚都市的国有企业改制,前期的投入可能只需要四到六个亿,可是后继的开发,或许十个亿都不止。

这么庞大的一笔资金,足以让昌隆达投资公司的重点多金融转到实业,这对昌隆达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移。如果李广生真的决定这样做了,他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会非常多。至少在人才的储备方面,就需要一大批人。

原来昌隆达与雨花县或芙蓉县的合作,都只有几家企业,对于这样的人才和技术,他可以从香港本地招聘。有的时候甚至还可以直接在香港收购一家相关企业,再把企业全部搬到内地来。比如昌隆达摩托车制造公司就是如此,昌隆达在香港收购了一家小型的摩托车制造公司,把相关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全部搬到雨花县,很容易就解决了人才和技术的问题。

但是这次的楚都市国有企业改制,涉及到商贸、建筑、机械、化工、机电、服装、食品等七个大的行业,而且这些行业里面还有很多细的行业。不是收购几家企业就能储备够技术和人才的,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准备。

但任何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烈的拼搏精神,或者说他的赌性和欲望都很大。对于李广生来说,他现在更加重那些国有企业的地皮,因此,为了能够顺利拿到那些地皮,就必然要参与这些企业的改制。而且还必须保证,改制之后的企业要盈利。这是他的要求,也是楚都市的要求。否则就算他拿到了地皮,想要在上面顺利的搞开发,也是不太容易的。

“我支持你的做法,但我更希望你能把公司的高层也请到楚都市来,让他们亲自看一看,瞧一瞧,内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