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部分 (第1/4页)

而朱代东是代表市政府而来,他呢就可以代表东城区。无论是汇报,还是执行朱代东的指示,他都是当之无愧的代表。

“下午我主持会,来个硬性摊派,全区六个街道办事处每家接三户,这就是十八户,住街道办的会议室也行,舍不得会议室地毯,就往书记或街道办主任室安排。不管安排在哪儿,也不要求吃多好,但要住得方便,吃得饱,不许生病。”说到这儿,陈树立眼睛盯着区城建局长、区民政局长说:“还有你们两个局加上财政、水利4家在区机关大院之外办公的,每家承包领三户,这就是十二户。”

“陈区长,我们局拆迁办、城管所还租房办公,很难挤进去呀。”城建局长笑着说,要不是因为朱代东在这里,他恐怕还得讲一大堆理由来推脱。

“怕就怕请神容易送神难,住起来不走呀,区里也不能这么不讲理吧?”东城区的民政局长也在旁边小声附和。

“你们民政局就是这么对待受灾受难的人民群众的?”朱代东突然冷冷的说道,他的语气说的很重,一下子让会议室里的气温降到了冰点。

东城区民政局长杨洪基的脸一下子刷的就白了,被朱市长这么不客气的批评,既让他尴尬又让他担忧。

(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配任务

其实杨洪基的意思不是区里不讲理,而是担心到时这些人在民政局住的太舒服,住起来不走,到时说理没地方找人去。

“嘿,你们怪我不讲理是吗?没房住的难民,民政局不该管?我知道自己也是不讲理,但都跟你们讲理,我怎么跟这些困难的老百姓去讲理呀。今天朱市长、锋滕书记在这坐镇,区政府就这么决定了,你们就是往自己家领,也要把这些老百姓安置好!”陈树立大声说道,他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发言的话,杨洪基的工作可能就会调整了。

虽然陈树立很感激朱代东能在关键时刻支持自己的工作,可是如果自己的威望要建立在朱代东支持的基础上,那自己这个区长就当得太郁闷了些。

刚才陈树立的话,再加上朱代东之前的冷言冷语,唬得会议室里的人一愣一愣的。他们一向以来接受区里的任务,那都是要讨价还价、推三阻四一番才行的。但是朱代东分配任务,从来不允许别人讨价还价。而他执行上级的安排,只有超额完成任务,很少见他推卸责任的。

“我看陈区长的意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非常时期就要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对外也不要公开说硬性摊派,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发动一个救灾爱民活动。机关党委出面组织,造点儿热烈的舆论,把机关干部的情绪调动起来。人都是感情动物,变被动接受任务为主动热情的爱心行动。区领导要带头,挑鳏寡孤独的老人或孩子领回家暂时安置过渡,我申请把老赵头领回家。至于老赵头的儿子和儿媳妇,他们还年轻,就让他们自己去寻住处。”严锋滕也插话道。他原本想领张老太太回去的,只有一个人,既能算一个,也能算一户。可是他打听到,朱代东跟张老太太已经有了缘分,就算朱代东不领回去,到时也可以让陈树立领回家。

“六个街道办和四个局机关,每家领三户,总共三十户。还有十户无法安排,毕力平,你看是不是安排到区政府招待所?”陈树立看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局长毕力平说道。

“那儿千万不能让人去,他们住那儿?我敢说他们中绝大多数一辈子也没住过宾馆。那儿又有电视、热水浴盆,又管吃喝,还有服务员打扫卫生,将来弄不走怎么办?再说,他们泥脚踏进屋,大鼻涕往壁纸上一抹,还不把那儿糟践惨了。不行,不行,我往家领一户,还可以把我的办公室腾出来,那儿真是不行呀。”毕力平像被针刺了似的,一下子跳了起来。

当年东城区机关盖办公楼同时带了个宾馆,怕影响不好,对外就叫招待所,实际接近三星级宾馆水平。不仅对外营业,同时承担接待区里重要客人;不仅有三十多间客房,而且饮食甚有特色,在楚都市都有一定的名气。每年给机关上百万元的创收,补贴到机关职工食堂以及汽油费、水电费的不足。

这可是区政府的一棵摇钱权,现在一时之间找不到安排这些人的去处,只好忍痛把他们安排在区政府招待所里。

“毕力平同志,这是有些难为你了。但你也看到了,凡是无家可归的都是贫困的老百姓,不是下岗就是没工作,但凡有点能耐的,谁也不会住前苏联领事馆那种危房。我们再难,还有他们难吗?大家都是长两条腿的人,一样娘生爹养,一样有鼻子有眼睛,这些下层的老百姓怪可怜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