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部分 (第1/4页)

曾经有一段时间,公交车上的小偷非常多,但很多人都视而不见。为什么?因为小偷们团结,而且还有一定的眼光。如果谁敢见义勇为,他们哪怕把自己豁出去,不把那人弄死,也得把他弄残。经过媒体充满同情的报道,实际上不是在表彰见义勇为,而是在为小偷们的策略做广告,以后谁还敢出手帮助别人,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现在的楚都市,就是那个见义勇为的人,他们不但不想在自己的地方,实行楚都市的办法。还在迅速应对,如何让楚都市也不能使用这样的办法。不就是发放职工工资么,还是通过原来的办法就行了嘛。何况搞什么改革呢?

除了楚都市之外,各地都列出了一大堆的理由来拒绝实行这样的办法,什么不安全、不保险,怕误领,怕盗领,总而言之一句话,通过银行代发工资,那是极度危险、极度失策的行为。

因为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了是不是让银行代发工资,各地对于解决本地区的职工工资,倒没有太跟省政府讨价还价,各个地方政府都承诺,将想尽千方百计,尽量保障职工工资按照、足量的发放。

车杜炯也知道,政府机关想要改革,是非常困难的。哪怕只是触及他们一丁点的利益,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才能行得通。这次的会议之所以能在一天之内就取得这么大的成果,主要还是因为朱代东的关系。

散原本准备两天的会议,结果一天时间就完成,当车杜炯宣布散会的时候,他意味深长的看了朱代东一眼。朱代东还没有走出省政府的主楼,就接到了车杜炯秘书打来的电话,省长请他去办公室。

能够单独向省长汇报工作,这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机会。何况现在已经快接近下班时间,搞不好还能陪着省长吃顿饭呢。朱代东以前跟车杜炯甚少交往,他是楚都市的常务副市长,就算是向省领导汇报工作,主要也是向钱飞虎、田海洋、孟惜蕊或者严鹏飞等人,省长每天要处理的都是省内大事,楚都市的工作,无需惊动他。

但这次却因为楚都市的一个构想,让他主动找自己,朱代东已然有些激动。

(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九章 故乡情结

车杜炯见到朱代东的时候,微微诧异了一下。他跟朱代东是第一次单独见面,而且还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自己是主场。作为朱代东这样年龄这种级别的干部,见到自己,都会有些忐忑。但是车杜炯从朱代东的脸上,没有看到任何焦躁不安的神情。

“代东同志,抽烟吗?”车杜炯拿起桌上的中华,微笑着说。

“谢谢。”朱代东看到车杜炯桌上的烟灰缸里,“尸横遍野”,他马上抽出一枝,先谦恭的递给车杜炯,随手给他点上火后,给小心翼翼的抽出一枝,给自己点上。

朱代东向车杜炯汇报了楚都市最近一阶段的工作,楚都市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一些成功的经验。楚都市今年参与改制的这千家企业,主要按照商贸、建筑、机械、化工、机电、服装、食品这几大类进行改制,企业改制之后,基本上都要求搬迁。全部进经济开发区,楚都市的几个经济开发区,原本人烟稀少,厂房比人还要多。现在市里的几大开发区,终于有了点人气。

而且趁着这次改制,楚都市的经济开发区,现在都开始有了主导产业,比如东城区经济开发区,现在主要是建筑、机械行业的企业。其他的经济开发区,则分别是商贸、化工、机电、服装、食品等行业的企业。通过这次国有企业的改制,楚都市的经济开发区完成了内部的整顿和企业的优化。

“楚都市国有企业的改制,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相比之下,省属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略显不足。”车杜炯淡淡的说道。

“我们也是学习和借鉴了省里在这方面的经验。”朱代东谦逊的说道。

“楚都市在这方面取得了成绩,应该提出表扬嘛,省纺织总厂的改制也在开始进行,飞虎省长特别在我面前表扬过你。”车杜炯说道,省纺织总厂的改制经过省委省政府的批准之后,已经正式进行。特别是跟楚昌科技公司合作的楚昌欢乐世界项目,已经在动工。

“省纺织总厂的改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省里的英明指导和正确领导、纺织总厂干部的认真研究,我只是在旁边插了几句嘴,钱副省长谬赞了。”朱代东谦逊的说道。

“代东同志,你觉得楚昌欢乐世界这个项目,前景如何?”车杜炯问,为了一个供人游玩的地方,竟然投资十二个亿,这得多长时间才能收回投资?就算一个人进来消费十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