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部分 (第1/4页)

“不急,等到韩国正式发布消息之后再说吧。”朱代东轻轻摇了摇头,他可不是张天睿,听风就是雨,在事情没有完全得到证实之前,是绝对不会传播这样的消息的。长期以来,朱代东对于各种传闻和小道消息,一向的做法都是只听、不传,至于相不相信,他可以慢慢去证实。

“朱市长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张天睿冷笑着说。

“张总,我能问一下,你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吗?”朱代东淡淡的问。

“对不起,无可奉告。”张天睿梗了梗脖子,说。

“对于这些小道消息,我一向是不听、不信、不传的,这是我的做人原则,希望能与张总共勉。”朱代东淡淡的说。

张天睿气得拂袖而去,朱代东死要面子,自己好心提醒他,可是他却不知悔改,那这件事自己就不管了。明天还有几个老家伙想见到,不知道这个消息出来之后,他们再看待朱代东会是什么表情。

“代东,你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消息来源渠道?”田林问,张天睿的话看似不像是假的,这样的消息早知道一分钟,都是好的。

“我在北京两眼一抹黑,要说是有消息来源渠道,那也是从你们这里得知。”朱代东笑道,他之所以特意安排来长安俱乐部,也是想在这里听点消息。

张天睿走后,并没有离开长安俱乐部,他在北京,倒是把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用在这里。他清楚,现在跟朱代东,也很难聊到一块去。两人目前合作关系,只是一种相互需求。张天睿想从木川赚钱,也想赢得名声。而朱代东想要把木川市的产品出口,也只能借助自己的关系。

朱代东其实一直都“注意”着张天睿的动向,只要张天睿不离开长安俱乐部,那随时就像在朱代东眼皮底下似的。张天睿去见的人,朱代东一开始没有听出他的口音,因为对方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可是只讲了几句之后,他就从对方的用词习惯中,推断出这是一位日本人。

张天睿作为外贸公司的幕后老板,哪里有生意,他就会跟谁个国家的人打交道。日本人对铟的需求量很大,而且价格一向比较好,是他的优质客户之一。

“齐藤,韩国发现铟矿的事是不是真的?”张天睿到了齐藤纯一面前,就没有了跟朱代东在一起的自信,因为刚才朱代东的自信,反而让他变得不自信了。铟这种稀有金属非常的稀少,三万吨的储藏量,恐怕得有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储量了,以后在铟的使用上,如果日韩能够合作的话,他们对于中国铟出口的依赖,将大大减少。

朱代东“听”到张天睿这句话的时候,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看来张天睿确实是外强中干,他对这个消息的来源,并不确定。甚至朱代东敢肯定,这个消息很可能就是这个“齐藤”告诉他的。

“这样的事我还会骗你?这可是我从韩国一家矿产公司听到的机密消息,你现在可不要随便告诉别人。韩国人对这个消息控制得很严,我们日本得知消息后,已经准备与他们展开合作,在铟的开采上,我们日本的技术应该是世界第一的。”齐藤自信的说道。

“看来铟的价格马上就会大降。”张天睿一叹,惋惜的说。如果这个消息是真实的,他与周朝辉恐怕都不会再对铟感兴趣。他们喜欢的业务,要么就是价值高,动辄几百上千万美元,要么就是长期而稳定,就像原来的无名康乐一样,细水长流,也能引起他的兴趣。

“不是马上,而是现在已经在降了。张君,你手上还有铟的存货么?我建议你马上处理掉。”齐藤纯一劝道,他很清楚像张天睿这样的高级干部子弟的能力有多强。当然,他所说的干部子弟能力,不是他们本身的能力,对于张天睿本身的能力,齐藤纯一是嗤之以鼻的。他们的能力,是借助自己的身份,让别人不停的退让、屈服的能力。

“我是做外贸的,又是做批发的,手上从来不存货的。现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在跌,木川冶炼厂却还不知死活的人涨价,这生意看来是没办法做了。”张天睿轻轻一叹,说。

“你没把韩国发现铟矿的事告诉木川方面?”齐藤纯一诧异的问。

“你以为他们会有这样的触觉?就算告诉他们了,也没有用,人家根本就不相信。而且以后我的公司,不能再做代理了,只能纯粹的帮他们通关,具体的价格,需要你们跟木川冶炼厂去谈。”张天睿说道,如果铟的价格在下跌,就算木川方面能给他二十个点,也引不起他的兴趣。

“木川市的那个市长,真的这么强势?我看他是故意的,就是为了不给你面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