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部分 (第1/4页)

对于朱代东的到来,周保宁还真的没有思想准备,他没想到自己没时间回木川,可是朱代东却从木川主动来向他汇报工作了。朱代东先向周保宁汇报了木川市委、市政府这一阶段的工作情况,然后才把这次市里要调整的几个人事问题,征求周保宁的意见。

这次市里研究人事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史玉清,而是在年前有一批副处以上的干部,需要调整岗位。这里面涉及到各个常委的利益,包括周保宁、袁德明、简务帅都有。

“代东,史玉清同志原来是齐有和同志的秘书,可是他到凌里县之后,表现一般,这次提拔正处,是不是有些急躁了?”周保宁说道,既然朱代东尊重他,他自然也不会太否决朱代东的意见,况且在这次的人事问题上,朱代东也考虑到了他的利益。

“保宁书记,史玉清同志在凌里县的时候,虽然表现一般,但我认为,这跟当地的环境有关。如果一个干部在单位里,七年多都没有做出很好的成绩,这只能说明一点,要么是这位同志没有能力,要么是这个单位不适合发挥他的能力。对史玉清同志来说,我认为是后者。如果保宁书记觉得提拔史玉清同志不妥的话,可以暂时调他到城投公司担任常务副董事长。时友军同志向我提过多次,城投公司的事情,让他这个常务副市长的正式工作都快没办法展开了,因此,帮他找一个助手或者一个接替人选,是当务之急。”朱代东缓缓的说道。

(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失落

看到朱代东如此维护史玉清,周保宁心里轻轻一叹,从“技术”上,他很认同朱代东的做法。作为一名刚来木川的干部,他跟已经下台了齐有和结成联盟,实在无可厚非。一般的人,想要得到齐有和的认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齐有和也是周保宁的老领导,可是周保宁跟齐有和走并不是很近,因为当周保宁担任木川市委书记之后,他觉得木川已经进入“周保宁时代”,自然要尽力抹去齐有和等前任领导的印记。他明知道袁德明跟齐有和有矛盾,可还是默认了袁德明的做法,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可现在朱代东却又开始重新启用齐有和的人,难道说自己还没离开木川,“周保宁时代”就要过去了么?这次周保宁之所以会主动给袁德明打个电话,就是想给他支持,让他去反对朱代东的做法。但是朱代东的反应速度非常快,竟然亲自跑到省里来向自己汇报这件事。

现在朱代东主动提出,如果对史玉清的提拔,市里有意见的话,可能平调史玉清到城投公司。可真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让朱代东小看自己?

“代东,史玉清的调动问题,就按你的想法去办吧。”周保宁淡淡的说道,他心里很明白,自己反对提拔史玉清的理由,真要追究起来,恐怕自己跟袁德明都有一点责任的。史玉清表现平平,还不是因为没有给他机会?

而且朱代东现在能到省政府主动向他汇报工作,这说明朱代东对史玉清等人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他对自己的尊重。虽然朱代东也主动退而求其次,只调动史玉清的工作,而不提拔他的级别,可是这样就真的有什么意义吗?除了让自己跟朱代东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厚之外,什么也改变不了。

“好的。”朱代东微笑着说,他不知道周保宁为什么突然就改变了主意,但是这样的结果是令他满意的。史玉清作为齐有和的秘书,在齐有和一系的人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对史玉清的提拔,也意味着朱代东对他们的态度。

当然,如果史玉清不能得到提拔的话,朱代东也相信别人能够看得到自己的态度。虽然齐有和已经完全退下去了,可是他还住在老的机关小区里,这就足够了。而且他听说,史玉清只要到市里,就会经常去看望他,对于自己的态度,齐有和应该已经有了明确的说法。

“代东,最近孙剑佛同志有没有跟你联系?”周保宁突然问,最近孙剑佛在省里很活跃,他不但死盯着楚都的审计项目,而且对于木川市委书记的位子很感兴趣。

“没有,他出事了?”朱代东诧异的说,自从孙剑佛得知他的态度之后,就一直忙于他自己的事情,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跟自己联系了。

“那倒没有,只是他这段时间很活跃,他想去木川,你知道吧?”周保宁说道,他现在跟朱代东之间,已经有一层微妙的隔膜,如果两人能智慧的处理,或许这层隔膜很快就会消失无形。可是,如果两人都只想着争,而不想退让的话,可能这层隔膜会越来越厚。

幸好,两人的政治智慧都很高,他们知道如何去处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