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部分 (第1/4页)

“关于昌隆达准备投资多少钱的事,现在也没有具体数字。”朱代东微笑着说,看到皮德林疑惑的神情,他又加了一句:“但是我可以给你交个底,你可以趁着这次机会,把全市所有的相关行业、相关企业全部整合起来。我们不但要引进外资,而且还要引进技术和管理制度。”

李广生确实没有跟他说到具体内容,但是李广生却鲜明的提出来,这次的专用汽车项目,不管投资有多大,昌隆达不说二话。现在的昌隆达,对越大的项目就越有兴趣。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前程,李广生是非常看好的。而朱代东主政的所在地,他就更加看好。或许这个专用汽车项目不可能再像无名公司有那样的暴利,但是他相信,这也应该是昌隆达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

“朱书记,如果这样的话,这可是一个天大的项目了。”焦铁军眼睛一亮,如果真要是像朱书记说的那样,恐怕这个项目将成为市里真正的支柱产业,继而带动市里的经济发展。

而这个项目将由自己来主持,他可以想像,自己以后在市里的地位将会水涨船高。他甚至还可以想像得到,市委常委会在不久的将来,将出现自己的位置。这也给他竖立了信心,不管这个项目的困难有多大,他都会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

“所以说你昌隆达会投资多少钱,现在也没有具体数字。但是有一点你可以放心,不管这个项目需要昌隆达投资多少钱,都不成问题。所以你一定要具体的数字也可以,那就需要你迅速把各项工作做好,把统计工作做好。”朱代东说道,这次李广生的态度很明确,只要是朱代东主动提出来的项目,不管投资有多大,昌隆达都全包了。而且昌隆达嫌少不嫌多,不管这个项目需要投资多少,李广生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朱书记,真要是这样的话,我保证按照你的指示,坚决完成任务!”皮德林站起来,大声说道。他可以想像,如果有昌隆达的资金注入,这家专用汽车公司的规模将会有多大。可是香港的昌隆达到时会让焦遂随便张口吗?只是这个问题,皮德林却不敢向朱代东当面证实。

皮德林虽然没有主管过经济,但是市里的情况,他也是知道的。要整合全市所有的专用汽车企业和相关企业,这可以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要完成得好的话,可不是随便三五个亿就能解决的。甚至有可能三五十个亿都有可能,真要是那样的话,专用汽车项目不但会是焦遂最大的投资项目,恐怕在全省都能排得上名。

“那好,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朱代东说道。他的工作效率之所以远远超过别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耳朵,能快速判断出别人说话的真伪。正因为皮德林的话是发自肺腑,所以朱代东才会真心把专用汽车的项目交给他,也会给他无条件的支持。

皮德林回去之后,马上就做预算,按照朱代东的交待,这次组成焦遂昌隆达专用汽车集团公司,焦遂方面至少要占到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再不济也要占到百分之三十。而焦遂历来就是专用汽车的生产基地,如果要把全市所有的相关企业整合起来,那涉及到的企业就有上百家。不要说那些企业的价值,哪怕是这些企业的地皮,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而且朱代东的意思,焦遂这次不但要整合所有的专用汽车相关行业,而且相关产业,也都必须全部整合进来,那样的话,涉及到的企业就更多了。若是真的按照这样的原则,恐怕就不止上百家企业会被昌隆达收购、重组。

当皮德林粗略的把数据统计出来的时候,他自己都吓了一跳。而在此时,费旭裕又给他打电话,想要听取专用汽车项目的进展情况。当费旭裕拿到皮德林递过去的统计数字时,就算是沉稳如水的他,一时之间望着最后的统计数字,也是久久没有说话。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落袋为安

费宜鸿之所以会这么爽快的答应朱代东,专用汽车项目由皮德林负责,除了这是朱代东来焦遂之后亲自抓的第一个项目之外,还因为他对这个项目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朱代东跟李广生的私交甚笃,这一点所有的人都知道,可是李广生的钱既不是风刮起来的,也不是地里垉出来的,焦遂的经济基础只有这样,他第一次投资,怎么可能拿太多的钱呢?

市拖车厂、省气刹厂、市机床厂、市轮胎翻修厂、市齿轮厂,看着一个个熟悉而又头疼的企业,费旭裕是感慨万端。年前,他还率队到齿轮厂去慰问困难职工。给厂里的劳模与退休干部送去了慰问金,齿轮厂十年前还是市里最大的利税大户,齿轮厂的效益也是市里最好的,可是没想到,这才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