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页)

在摄影棚拍完了照片,三人又来到了雅致的会客室,接受文字报道上的专访。

一名姿色不错的黑人女记者拿着笔和小本子,看着坐在红色主沙发上的三人,笑问道:“首先第一个问题,雷蒙先生,请问这部动画片的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雷蒙总裁故作轻松地笑笑,说道:“当然是亲爱易的鬼主意,是的,是他提出来的。当时我就想,哦什么,一只普普通通的菜园子蜗牛,却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拥有了极速的特异功能,并且追随梦想变身成赛车手,在跑道上和真的冠军pk”

“不得不说,当时我就认为,这个故事很有创意,很有想象力,怎么说来着,就像是蜘蛛侠被咬了一口变身成为英雄一样,蜗牛最后也成了英雄。是的,这是个好故事,我喜欢。”雷蒙总裁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记得不错,这应该是易飞扬先生第三部作品,你不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恐怖片和**片,为什么会突然想要拍摄动画片?”黑人女记者好奇地问。

“这个问题嘛,”易飞扬沉吟了一下,“首先我是个很奇怪的人,和我相处久了就都会知道,我不太喜欢循规蹈矩地做事情,更不喜欢一尘不变的东西,我喜欢挑战自我怎么说了,我不甘平庸,比喜欢被人琢磨到下一步会做什么,我喜欢搞出一些新鲜的,稀奇古怪的事情来,这就是我,一个古怪的导演,奇怪的人。”

“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你这样做,有吸引人眼球,惹人注意的目的?”女记者歪着头问。

这个问题很尖锐啊,不过易飞扬却耸耸肩,直截了当道:“你可以这么说。”

易飞扬知道在美国,一个人过于表现自我,并非贬义,不像天朝,你稍微凸显一下,就会说你不够谦虚,太自大,喜欢惹是生非搞小动作。

美国这个国家很注重人的自我表现,说白了是人文不同,教育方式不一样。一个小孩在天朝的课堂上把橡皮泥做成青蛙吓唬同桌。会被批评为扰乱课堂,调皮捣蛋;在美国会被称赞手工不错很有创意,然后再引导他该怎样把这种技能用到正处。这,就是文化和教育的差异。

黑人女记者显得对易飞扬如此坦诚的回答,感到很意外,微微笑了一下,笔尖刷刷,做下了笔录。

“下一个问题,亲爱的易,你从来没拍摄过动画片片。这次做这部戏的导演。会不会有很大的压力?”黑人女记者抬头问。

“嗯。压力当然有的,至于大不大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不过在我看来,有压力才有动力。不是吗?”易飞扬笑了一下,摸了摸耳垂。

“何况在我身边的这位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先生,可是全美国最优秀的动画大师,有他在一边帮我,我相信,就算有再大的压力,再多的困难,这部动画片也一定能够拍摄成功。”易飞扬发自内心地称赞了身边的大胡子一下。

果然,那黑人女记者立马就又将目光转移到了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身上。问道:“那么请问史蒂芬先生,对于易先生做导演,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毕竟他这么年轻,又从来没有过动画片制作和动作拍摄的经验。在你看来会不会是个很大的麻烦?”黑人女记者言辞锋利地问道。

实际上,在一般的采访中,那些记者们都难免会使出“挑拨离间”等一些招式,并且是百试不爽。

不过作为老好人的史蒂芬却并未上钩,“呵呵,怎么说来着,其实我很羡慕他这么年轻,这么没经验,因为只有年轻才有时间,没经验就说明他是一张白纸,是白纸就容易涂抹各种色彩并且中国易也是个聪明的人,我相信他既然有这种自信,那么就一定能够执导好这部动画片。”

“呵呵,您的回答很有意思,那么我想请问一下,中国易上一部戏好像在模仿您那部二战大片,对此,您难道就不生气

第一百三十二章。【导师,请为我转身】

和记者保持良好关系,是作为一名电影人必备的交际手段。所以面对黑人女记者的晚餐邀请,易飞扬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倒不是他贪图美色,虽然这个黑珍珠看起来很有肉感,很不错。不过易飞扬同她交往,还是看在双方能够“互惠互利”的份上。很显然,他这样做有了效果。

几天之后,美国好莱坞最新一期的杂志摆上了货架,这篇专访也如期刊登了出来。在谈到这一次易飞扬开拍动画片,各界人士褒贬不一。

有人说,“上帝呀,别再开玩笑了,这个中国易难道真得是天才?竟然敢挑战动画领域?”

还有人说,“中国易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