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南汉的门户就是这样被打开的。

之后收拾战场,发现死了好几万人,不过李承渥不在里面,这位李将军可能一直想追到大象问个明白,所以脱离了现场。宋军抓到了韶关刺史辛延渥和南汉的谏议大夫邹文远。潘美对他们很客气,但给了他们一个任务,要辛延渥派个使者替他正式给刘鋹传个话,要刘鋹马上投降。

局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大门开了,一大半的兵都死了,还有反抗的可能吗?但是刘鋹不这么想,他接到口信后的反应让潘美大吃一惊,经典,太经典了,这人居然想到了中国面对外敌入侵时最传统最经典的防范办法——长城!

刘鋹要在韶关和兴王府之间的马迳(今广州北马鞍山)筑垒挖壕,来阻挡宋军的进攻。想想吧,垒得有多高?壕得有多长?才能变成另一道屏障?而这一切都要抢在潘美进攻之前完成才能有效。潘美没办法了,他想起了贺州城头上那些没法“劝降”的南汉人,看来上行才有下效,南汉的皇帝比他臣子们更难对付。

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的正月,潘美从韶关进军,接连攻克南汉的雄州(今广东南雄)、英州(今广东英德),这期间刘鋹也没闲着,他说干就干,已经在马迳开始筑垒,不过让他抓狂的那个老难题又一次出现了,他还是找不到人!

要派谁去守马迳啊这时他终于想到了老将潘崇彻。不过一个消息紧跟着传了过来,让他彻底变冷。消息说贺水丢了,潘崇彻主动向宋朝投了降。

潘崇彻居然叛变了得承认,这是个巨大的打击,让刘鋹很是震惊,也很痛苦,之后他痛定思痛,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再不派什么军中宿将了,这回他派出去守马迳的人是他皇宫里一个姓梁的宫女的干儿子,叫郭崇岳。他封郭崇岳为招讨使,统兵六万赶赴马迳。

这是他的身边人,他的亲信,该不会再欺骗他了吧!

郭崇岳到了马迳之后,第一件事是在堡垒和壕沟的中间再立上了一道栅栏,第二件是非常虔诚地向鬼神跪拜祈祷,每天早晚坚持,从不懈怠。(崇岳无谋勇,惟日祷于鬼神而已。)

就在这时,潘美意外地接到了刘鋹的信息。这是刘鋹自开战以来第一次主动向宋朝人提出的建议——不说战,也别说降,我们谈和可以吗?万事好商量。

潘美的反应是马上把使者给扣了,然后全军开拔,向马迳挺进。行军途中,他再一次感谢了刘鋹,马迳的前面是泷头,那是一片真正的险山恶水,他一直怀疑那里有伏兵。现在好了,有这位使者的带领,宋军一路平安,迅速通过,直接来到了郭崇岳的面前。

这时是公元971年正月二十七日,距离开战已经过去了近四个月,兴王府近在咫尺,潘美的速度并不算慢,可是历史很快就要记录下他毕生的一大遗憾。他应该更快一些,不过就算再快,他也没法挽回那些巨大的,没法弥补的损失。

在那以后,他可以对曹彬表面嬉笑,内心不平,也可以埋怨他的皇帝赵匡胤对他不公,尤其在下一场的并国之战中无视他平南汉的灭国经验,只让他当副将。但是谁让他这时真的把事给办砸了,让赵匡胤到嘴的肥鸭子变成了鸭骨架。

潘美到了马迳,离城兴王府只有一百多里远。也就是说,只要突破了马迳,潘美就可以在一天之内杀到刘鋹的面前。

刘鋹还是很平静,但他没跟任何人打招呼,悄悄命令宫里的一个叫乐范的太监,把他最喜欢的女人加上南汉最高档的珍宝运往海边,装上了十几条大海船。他要逃了。

但是非常可悲,他又一次被人出卖。那些在他看来没有家世之累,绝对没有私心的太监没等局势进一步恶化,才到了海边就突然背叛,乐范和押船的一千多个士兵面对这么多的女人和财宝,一点都没犹豫,直接上船,开进了大海。

这群人从此在历史上杳无音信不知下落,但他们应该很幸福,有男人、有女人、有钱、有武器、还有久经官场的宦官,他们什么都不缺了,而且就算在海里遇到了飓风,翻了船都比在南汉时活得痛快。

但是刘鋹掉进了深渊,女人和钱都丢了,最重要的是出海求生的路断了!但是他求生的愿望仍然无比强烈,他再一次派出使者去见潘美,这次的价码被迫走低,他第一次提到了投降。

这时一个历史疑案出现,刘鋹请降,潘美也见到了使者,但是不知为什么他没有答应,并且没有回复,潘美直接把这些使者押送开封,交给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匡胤处理。

是潘美没有接受投降的权限?还是另外有什么隐情?史料中没有交代,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