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把寇准推上前台可不是那么的容易。不是说推法得有多高超,而是最关键的一点,寇准允许你推他吗?

就寇准那性子,信不信随时暴跳如雷,把你生吞活剥?

但只要冷静点,别被寇准的獠牙吓破了胆,就能看到他最大的那个破绽——恋权。所谓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何况他还花钱如流水,这都必须得由高官厚禄养着才能达到。而且还有一点,对寇准来说,官场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宰相,还必须得是首相。除此以外,任何一个职务对他都是污辱。

那么诱之以首相,是肯定会成功的可要命的是,搞定了寇准还得搞定皇帝,赵恒烦透了寇准,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得怎么样才能让赵恒心甘情愿地把首相的位置赏下来呢?这真是一个一个又一个搞不定的难题,让人想得咬牙切齿头昏脑涨!

想来想去,也只有四个字——投其所好。

寇准好权,皇帝好什么?周怀政开动脑筋,想了又想,以他在皇帝身边工作多年的经验,终于想出了办法。从这时起,此人躲在皇宫内院,把大宋朝的宫廷内外都搅得翻天覆地。

周怀政的办法在现代来说,俗称叫做“对缝”。主要手段就是自己是丙,游走在甲与乙之间。对甲说,乙已经同意了,再同时找到了乙,说是甲要他来的。

在古代呢,就更形象些,“狐假虎威”的升级版。两只对面掐的老虎,都面对着同一只狐狸,可在它们的眼里,都觉得该狐狸来头太大,千万惹不得。

具体操作如下:先是要朱能在永兴军地界内的乾祐县(今陕西柞水)“发现”了天书。这很方便,朱能的职务就是那里的巡检。这样就把寇准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因为永兴军正是他被贬之后的辖区。请问寇准得怎么办呢?赞成?做梦,寇准是正直的代表,强硬的化身,一直都在批判造神。

那么反对,天书送上门,正好当场戳穿。可这是在找死,近十多年来“天书奇谭”就是宋朝的第一国政,一个落难的大臣敢扼杀天书于摇篮之中,那罪名比欺君还要大,是在欺天!

于是寇准只有装聋作哑,视而不见。老子不管总成了吧?但别忙,在同一时间,周怀政已经找到了皇帝。对皇帝说,天书又降临了,宋朝的好运再次出现,而且这次与众不同,降落点是在寇准的地盘。

试想这时赵恒的心情。正在乱蜂蜇头,被“神的报复”吓得心理扭曲,精神失常,结果突然再次得到天书天哪,不会是上天原谅了我,真的写信来了吧?那可是寇准,人家不撒谎的!要么就是另一种情况,寇准终于善解人意,懂得体贴皇帝了。寇老醯子有变成寇爱卿的可能。无论哪样都是惊喜,都是救命的稻草!

于是皇帝被打动,更妙的是,为了保险起见,赵恒还一贯地谨慎了一下。他私下里召见一位大臣(某些记载里说是王旦,但这时王旦早死了),问这事靠谱吗?永兴军降天书,那儿有过这种前例没?

该大臣更谨慎,而且明显地厌恶造神。他这样说:“既然在寇准的辖区,那就让寇准上报朝廷吧。他一向不信天书,如果他都来证明,天下人才会相信。”

结果这句话,就把整件事情搞定。

这句话原封不动地飞向了陕西,传进了寇准的耳朵里。只是稍微有一点点的变动,说话的人变成了皇帝赵恒。

这样就相当于寇准突然接到了皇帝抛过来的媚眼。多少年了,自从澶渊之役结束后,他就再也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一时间都要受宠若惊了。但不忙,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第一次的拒绝都是惯例。

寇准摇头,我不信天书,这事我得查。就算是真的,我也不管它。

可远在京城深处的周怀政早有预料,不强逼不硬劝,而是出门遛了个弯,到一个王曙的小官家里转了一圈。然后王曙紧急打马出京奔向永兴军,寇准就此被搞定了。

王曙是寇准的女婿,把京城里暗流涌动,王钦若已经失宠很快就会罢相的信息告诉了岳父。多简单,只要您顺从了皇帝的意思,宰相十有八九就会落入您的掌中!

寇准迷茫了,权位与操守,信念和欲望,这样的对比是多么的强烈,要怎样才能安守志向,做人们心目中的那个“寇准”啊结果他没能超越自己的宿命和身份。

他不过就是一位官吏,宋朝的一个臣子而已,他的职业就是当官,那么敬业些难道是错误吗?

公元一〇一九年,宋天禧三年三月,知永兴军寇准上报,在乾祐县发现了天书。一个月之后,皇帝赵恒派专人迎接天书进京。宋史中真宗一朝的最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