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因为在太后驾崩的第三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二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迅速冒出一支起义党,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整个皇宫闹得鸡犬不宁,人仰马翻。

皇上带着玉玺在皇宫之中东躲西藏,那样子好不狼狈。此时的皇上早已没有那威仪天下的尊贵仪态,剩下的只是惊恐不安和气急败坏。他在不知哪个宫里面站在书房门口对着门外跪倒一片的大臣大呼小叫地责骂怒吼着。或许这副丑态还是历史第一遭吧。

其实身边的大宦官宋祁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每天只顾着一边伺候着皇上,一边在背地里疯狂的收钱。其他的事情他哪还管得了那么多啊。

手里的势力接连被皇上和其他的、大臣削弱,而局势又如此不稳,这个老阉贼也想明白了,到时候主子被打跑了,自己还管那么多有什么用。只有趁早还能捞到钱的时候不管不顾地为自己找好退路,到时候有钱好办事,再怎么说也能保住这条老命。

老阉贼宋祁都如此想,下面的小奴才们不是更疯狂,虽然捞的宝贝不及宋祁的千万分之一,可是偷个懒,对待差事敷衍了事可才是现在最正常的生活方式。

皇宫里面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动乱,只是一些无所事事的太监们大臣们簇拥着皇上躲猫猫。虽然在几个宫里面发生了人为的损坏物品,故意捣乱,还有在夜里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死一些人。但是动真格的还真没有。或许幕后之人就是想要营造出这样一种恐惧的气氛吧。

在皇宫东南角的一个小宫殿里,皇上朱建正坐在大殿之上看着下面满脸无奈彷徨的大臣:“你们这些没用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朕堂堂一国之君,岂能苟且与这样的地方,这万一要是传出去了天下百姓们该怎么笑话朕?难道在这个时候朕不应该出去主持大局,去动用真的御林军捍卫朕的尊严,不,是整个皇室的尊严吗?你们都让开。”

底下的大臣们虽然害怕皇室大发雷霆,特别是怕皇上一个不高兴就把他们拉出去斩首泄愤了。但是他们也无奈啊。个个都是六七十岁的老臣了。说句难听的话都说不清楚的人他们有什么能力出去拼搏?

不,更确切的说他们出去之后很难自保。他们这些颤颤巍巍的老家伙在朝堂之上混迹了几十年,别的本事不会,明哲保身倒是自有一套。就好像现在这皇上怒发冲冠了。可是几个老臣唱双簧的唱双簧,这边唱红脸的,那边唱白脸的,没几下就让皇上消停下来了。

这殿堂上皇上大臣们乱作一锅粥,这外面情况可是比这里差远了。他们无时无刻地不再提防着藏在暗处的黑手。侍卫们不停地在每个宫殿里面巡逻着。

但是皇宫这么大,侍卫们可就顾不上了。分开了不安全,不分开又实在人手不够。毕竟人家在暗处,你在这里巡逻,人家在那里放火。你在这里救人,那家在那里杀人。

唉,这些情况患上不知道啊。每次有情况上报,都被那些大臣们截去了。虽然皇宫里看上去还是井然有序。但其实不然,有些个带头人好像知道会发生些什么事情似的,不慌不忙地好不镇定。

忽然,在皇宫的北门,忽然不知从哪里涌来了几千兵马。他们骑着高高的大马,手里提着亮晃晃的大刀,对着守门的侍卫乱杀乱砍,开了皇宫大门之后所有人像一大批猛兽一样横冲直撞。

几千兵马忽然上来让人措手不及。宫女太监们哭声一片,当然,凄惨之声不绝于耳。身后的火把整个地好像燃尽草原的野火,刹那间照得天空红透了。这像白天一样四处煞白让人却并没有让人眼前明亮。

这乱如雨点一样的火箭从四面八方不住地射来。那闪电一样晃人眼晕的大刀让人看不清楚身置何处。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无论如何,这些侍卫们,宫女们,太监们,都注定将会成为这场战场上的冤魂。

刀一把把在人的身体内抽插着,搅动着。那刀已不是刀。那是吸血的魔器。那魔器走到哪里,哪里便瞬间血流成河。马儿的嘶叫声,人们惨叫的哀嚎声,兵器互相碰撞的激烈声,火把燃烧的吱吱声,刀剑入肉体的噗噗声,还有尸体倒在地上,那像怪兽口中发出的不甘的挣扎声。

来的这群人都是杀人机器,他们不分宫里的男女老少,也不管身份的尊贵卑贱,见人就杀,见物就砍。这片天空下的悲惨声让西南角的偏殿里皇上不安了。但是他还是不顾大臣反对,亲自率领着身边的宦官宋祁等一种奴才和侍卫闯了出来。他听着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的悲切声怒火中烧。

他雄赳赳地走到宫门口,看着守门的侍卫问道:“见到吴赛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