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 (第1/4页)

旁边一人听了,突然皱起眉头,“难道这位考生,和那位真君还有关系不成?”

那位御史台的官员冷笑道:“就算和真君有关,依然是个三等。”

高尚书脸现笑容,压低声音,“这人正是真君本人。”

那位御史一惊,顿时不敢说话了。其他人也都沉默下来,人人心里都是怪异之极:这人被封了真君,怎么还来参加科举考试?

高尚书望着众人神色,笑了一笑,端起面前茶水,饮了一口,神色悠闲。

过了许久,才有一个官员提议道:“要不,向前提一提,列作二等?”

高尚书微笑望着他,不说话。

那官员一愣,随即醒悟过来,“哎呀!不好,这老狐狸想做好人,却拉我来顶缸。”急忙住口不言。

那位御史又道:“就算是真君,又能怎样?考的好就是好,考的不好就是不好。难道卷子做成这样,还能录取他做个状元不成?”

这话一说出口,便见众人全都望着自己,神色怪异。那御史立知失言,忙道:“当我没说。”

最后才有人提议,“老是这样,也不是办法。依我看,不如这样,每个人都将自己批出来的结果写在卷子上,或为‘优’,或为‘良’,或为‘中’,或为‘差’,看它最终能列个几等。”

高尚书向那人看了一眼,见是国子监祭酒周游,笑道:“好建议!周大人先请。”

周游却不上当,“大人列为今科主考,当然是大人先来。”

高尚书便转向那位御史台御史,“刘御史先来。”

那位刘御史性情虽然耿直,可不是傻子,推辞道:“下官甘附骥末。”

高尚书无奈,只好接过考卷,想了一想,提笔批了‘优’字,传给周游,周游接过去,看高尚书批了个‘优’,犹豫了一下,也批了个‘优’字。又往下传,最后传到那位刘御史,刘御史先看别人批的什么,从头看下去,见每人都批了个‘优’字,咬了咬牙,心想:你们都做好人,我又何必枉做坏人?

遂提笔也批了个‘优’字。最后卷子传回高尚书手里,高尚书看过,点了点头,便道:“虽是如此,也未必能中状元,先批别的卷子。”

众人又批别的卷子,全部批下来,唯有柳贞贞的卷子得了全优。

高尚书将前三名的卷子拿出来,仔细浏览了一遍,又拿着柳贞贞的卷子,道:“各位大人,按首批名次,当然是这份卷子为最高,但如何评定,还要大家仔细斟酌。”

国子监祭酒周游心中冷笑:“这老狐狸,明明是想点对方为状元,却还在假仁假义的说这种话,真是可恶。Zhīdào这人是真君,谁敢在他的卷子上批个‘良’字?一旦传出去,岂不结仇?就算自己不怕,但谁没有后世子孙?连刘御史这么耿介的人都屈服了,何况别人?”

当下问道:“以大人之见,这名次应该怎么区分?”

高尚书道:“如果各位并无异议,本部提议还用周祭酒刚才的办法,再在卷子上批字,‘优’字最多即为状元,其次榜眼,最少为探花。”(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九章 定名次

周游听得好一阵烦恶,心想:这老狐狸,又拿我当挡箭牌,口口声声我的主意,这一传扬出去,士林岂不骂我周某人趋炎附势?不行,你想奉承真君,可不能让你这么如意了。

当下道:“依下官之见,最好每份卷子都誊抄几份,每人手里发上一份,各在自己手里的卷子上批字。这么一来,批字的时候,就省得看到别人所批内容,也就不会受到影响。”

一个同考官闻言赞道:“周大人这个方法极妙,下官附议。”

刘御史点了点头,“这样最好。”

众考官一起望向高尚书,毕竟他是今科主考,最后的决定,还是要靠他拿主意。高尚书装模作样的想了一想,拈须微笑道:“既然如此,就按周祭酒的办法办。”

当下着人誊抄卷子,现场七十三个考官,一个主考官,两个副考官,七十个同考官,将三份卷子都抄了七十三份。为进行区分,将三份卷子分别命名为甲卷、乙卷、丙卷,柳贞贞的卷子每个人都Zhīdào,因此命名甲卷,乙卷丙卷尚不知是何人所作,不过并不影响。

卷子分发下去,分别批字。好在卷子都是早就看过的,批起来便快,不久之后,每个人都批完了,卷子收上来。

随后统计,三份卷子‘优’字一样多,每份卷子都得了七十三个优。固然谁也不敢得罪通玄微妙至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