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本县当然不会,但不是本县干的。”

刘长卿听出常智光的杀意后转身,和常智光眼睛对在一起。刘长卿眼神清澈,在其中读不出喜和怒,常智光眼神洞察,如同苍鹰一般。刘长卿叹口气道:“贫道真未想到,轰动东京的状元郎有如此犀利的眼神。”“所以人家都叫我犀利哥。”常智光轻笑下道:“本县也没想到,仙长确实身有不食人间烟火之气度。本县一直以为,但凡是教,必然六骗四诈,没想还有真人。”

“鱼龙混杂,并非无龙。”刘长卿问:“居士就不怕贫道帮完你后,秋后算帐?”“为了百姓,一死而已。”这当然是胡扯,其实就两项选择,事后卷款跑路,事后卷款继续当知县。不管怎么样,款是要卷的,为百姓谋福利的同时,不能忘了自己也是百姓的一员。不过常智光挺佩服刘长卿,当就通过鼻子闻就知道自己是快马而来。什么?算出来的,打死常智光也不信,否则会算不出自己老母被绑架?

“既然居士有这心,贫道怎能不助。否则千年之后,此税之帐必然算在贫道身上。”刘长卿道:“贫道只能是尽力向皇上说明。至于后果如何?”“别!别和皇上说。”常智光凑近刘长卿:“本县有一策,我们这么这么这人头税自然就免了,就是委屈了道长,本县心里过意不去。”“就按居士说的办。明日五更。”“就这么说定了。”常智光站起来:“有劳仙长,本县这就去搭救仙母。”

又过了一些日子,一册应奉局公文送到了明穆宗的案上。明穆宗很奇怪,这种公文不应该送给自己批阅的。是应奉局不会做事,还是内阁糊涂,竟然要皇帝来批阅公文。打开一看,明穆宗大吃一惊。这公文是河间局发来的,内容很简单,就问皇帝还要不要那棵古松。

河间局为什么会那么问?因为他们来人勘察时候,竟然发现古松边出现了一间茅屋,而茅屋的主人竟然一个在朝廷官员里面挂了号的刘长卿首席弟子朱智卿道长。这下,河间局不敢动,急忙派人入京询问。

明穆宗第一时间召见了刘长卿询问,刘长卿则回答:有一天看星星,发现异常。立刻派出弟子寻访,发现安国那松树吸纳天地灵气数百年,久历人间浊气等等『乱』七八糟,就快化成人形了,此物化身为王,必然祸『乱』大明天下,故派朱智卿以身镇之,待时机成熟召唤天雷灭之。刘长卿还说,他也是现在才知道这是皇帝御定的奇树,还请皇帝定夺。

“灭、灭掉。”明穆宗根本就不用考虑就做出了决定。到处都是人头税,刘长卿只灭此地,这是一之可信。刘长卿从来没去过安国,也没有任何亲人在安国,这是二之可信。刘长卿也说了,皇帝如果要,他就不管了,这是三之可信。还有那树是化成王字,而不是龙,或者是皇字,这就四之可信。刘长卿从不结交权贵,不会无缘由知道自己要征此树,这是五之可信。树灭不灭,刘长卿根本就没有好处,这是六之可信。有这六条可信,常智光在个雷电之夜,派人将这松树干掉,顺便接了朱智卿下山。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040章 捞钱得民心

第040章 捞钱得民心

“每户一百文,本县共有六万一千户,总收六百一十万文,折合六千一百贯钱。城中富商和各处乡绅再另外筹得两千贯,总计八千一百贯钱。其中三千贯按大人吩咐,已兑换成两百六十两黄金。其余部分都封在官库之中。”赵信汇报完毕。

八千两银子,两百多两黄金,而且不犯法的,小钱啊!常智光交代:“这些天兄弟们辛苦了,拿一百贯给大家分了。其余部分先不造册。常智平一会取二十两黄金给赵主薄,看瘦的和小鸡似的,也该补补身子。”“谢大人。”赵信听后眼泪加鼻涕,这一招呼就是三百多贯钱,三万多斤米啊,够吃一辈子了。

“小赵啊,钱是赚不完的。关键是怎么赚。记得这事保密,即使是你老婆。”常智光说刚完,就有人敲文房的门,一个衙役报告:“大人,有人找您。”

常智光身子刚出现在公堂,公堂外一片的鞭炮声音,锣鼓声音动天地,苏老爷当先,身后四个壮小子抬着一面牌匾,上写:勤政为民。而后还有一干乡绅和一大群看热闹的百姓。常智光笑呵呵拱手行礼:“这怎么好意思。”苏老爷回礼:“应当的应当的。”

“抬进去吧。苏老爷一边说话。”常智光拉了苏老爷到一边道:“这次买动官员和刘长卿一共花了六千多贯。还剩下两千贯,您看?”“大人自己”常智光正『色』打断道:“为百姓谋福利乃是本官职责所在,本官自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