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却思量”“本朝不以言致罪,再说大明也是有律法的,怎么说了几条,这金科状元就成了法家的人!”朱玉无视于世昌,问:“张首辅对前几条有什么看法?”

“可行。至于所说法之平等,恐怕还需斟酌。臣不是说此条不好,但也需细细推敲。此事应当让大理寺负责。”张居正再道:“至于私有财产一事,臣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五湖四海皆是皇上所有,怎有私有一词?民间藏富有明律保护,但是认定为私有不可侵犯并且保护,臣觉过之。”朱玉点头:“张首辅意思是,此条可施行,但不可上宪法?”

“公主既然要以宪法为国之根本,此条自然不可上。”张居正意思很明白,宪法不宪法无所谓,但是妨碍皇权利益的就别上了。“那宪法一事,交大理寺再议吧。”朱玉道:“常知县想办报纸一事,大家又怎么看?常知县,你和大家说说具体的。”

“报纸内容,第一,记载朝廷的法令,告之民众。第二,记载各地新闻。第三,训导百姓。第四,防病之理。第五,道德宣传”对报纸,大家很新鲜,但也不太在意。他们大概弄懂,就是和书籍有得一比的东西,但是记载在一张纸上,不是成册。张居正等是知道常智光是朱玉的亲信。听说常智光不入庙堂,准备边当知县边发行报纸,都觉得这样很好。至于常智光提出的记者一事,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

最后朱玉下圣旨:准许常智光办报纸,并且为报纸名曰:光明报。大概意思就说,由常智光主办的大明朝庭报纸,办报纸是皇家特准办的,而记者则算是皇差,名曰:皇家记者。所有开销可以找大内报销。常智光本人被封官为正七品保安大夫。

拿圣旨出皇宫,常智光心情还算不错,他早知道这些人不会同意立某些宪法,但是只要有宪法,并且把宪法定为明之根本,一切事情都可以慢慢解决。至于报纸他知道,从皇帝到大臣们,还都不知道什么叫做舆论的力量。只可惜,这光明报,到时候会不会被封杀,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常智光。”一个丽人在不远处轿子中『露』出脑袋喊道。是小青。常智光把圣旨扔给了拉马等候的彭子晨,彭子晨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接着,心中大汗,别不把圣旨当回事啊!这落到地上可是会被参大不敬之罪的。“小青,好久不见了。不会是特意等我的吧?”常智光走到轿子边问。“就是等你的啊!”小青见了常智光心情甚好道:“现在我也是郡主了哦。公主把我入了宗籍,我现在叫朱小青。而且还把西月公主府改为郡主府赐给了我。”

“参见郡主。”彭子晨行礼后提醒:“大人?”现在下早朝的人多着呢。“参见郡主!”常智光也一行礼:“下官还有事,告退!”“喂”常智光朝小青一点头,上马。一名下早朝的大臣看了不屑道:“文官骑马,成何体统。”身边人道:“算了吧,人家愿意当个知县就不错了,否则最少现在是个五品。”“啊?”小青一惊,常智光竟然不愿意来京城为官,这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066章 史上第一报

第066章 史上第一报

从京城钱庄提了五万贯回到安国地面,常智光就和彭子晨一起去学堂寻陈惠兰。陈惠兰正在给每个先生安排课时,见了常智光忙招呼:“大人,您回来了。”

“恩!我找你有事。要不去你家说?”常智平按照常智光的吩咐,给惠兰购买了一套学堂就近的房子。原本常智光以为彭子晨会搬过去同住,没想彭子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似乎和惠兰的关系就维持在原先地步,再也没再进一步。而今这房子就惠兰一个人住,有两名仆『妇』打扫家居,洗衣煮饭,雇佣费当然是民钱里扣,这事面上也说的过去,毕竟惠兰是先生,而今算是桃李满天下,走在街上认识不认识都会尊敬招呼。

斡勒兰正在对窗练字,常智光一边看了问:“这女人没撒泼吧?”“没有,好得很。一直夸饭菜好吃,饭量可是有点大哦。很虚心学习,现在已经能写二十几个字了。”常智光点头道:“老彭,还三天有货船去辰州,记得把她送上码头回女真。”“是!”“里面坐!”惠兰招呼:“芹婶,泡茶。”

“报纸?”惠兰楞了会问:“大人?”“我就想请你当副总编,这边还有圣旨,算皇差。你看,现在国子监也习惯了学堂,让他们接手也没有多大关系。我回头就去弄家印刷厂,这报纸只先在安国内发行,等有规模了,我再派驻人到京城,乃至各地。”“大人有吩咐,惠兰自然是要答应的。不过,这报纸写什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