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最后得到搜查令,打开了那对夫妻居住的房间。家具已经全部搬空,房间内布满了冥币,房间四处上挂着一条条白布。警方进入卧室,看见丈夫的骨灰盒放在桌子一边,桌子上有一瓶葡萄酒和两个杯子,还有一支几近风化的玫瑰,骨灰盒的对面是妻子的尸体。

经过调查,妻子在法院判决后,从病毒感染吸毒者身上抽出血『液』,注『射』到自己身体。而后在邂逅肇事者**后,妻子为避免对方有机率不感染病毒,用安眠『药』让肇事者昏睡,再抽出自己血『液』注『射』到其体内。

警方事后认为,妻子调查过此病的详情,头脑清醒冷静,了解**行为不过1%的可能传染,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妻子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病。更让人惊讶的是,妻子将所有财产都捐献给了慈善机构,让受害者无法得到任何经济赔偿。

常智光一直不理解这个做妻子的为什么有如此过激的行为。在常智光看来,一夜情的时候杀掉肇事者就可以,为什么还要祸害他的家人呢?

莫非斡勒兰的精神已经达到了自己无法理解的境况?斡勒兰一直都认为,杀死其哥哥,让女真人有这样局面,完全是常智光一手造成。如果常智光心中一惊,但自己似乎不能不把证据交出去。

彭子晨等和自己比较亲近的衙役已经下监,如果交出证据,就能让他们脱了部分嫌疑。如果对手歹毒,在禁军那安排了大量不利自己的证据,自己就是朝火坑跳。顺衣摆找出凶手,凶手指认常智光,并且提供一些并非伪造的文书或者是信物栽赃。或者凶手『自杀』,留下遗书指证常智光,完全是常智光一手指使,那局面就会艰难得多。但如果不交出衣摆,彭子晨等人就无法脱狱。

好歹毒的连环计,常智光看了眼斡勒兰,知道自己已经不能信任此人。环境复杂,谁是敌谁是友,很难说。

船靠岸,常智光上岸。张虎李强一直在陆地跟随,见常智光没事松了口气。常智光没说,他们也不问。第二天傍晚到庐州,常智光昨夜无眠,精神不算很好。找了家客栈,常智光写了一封书信找到了当地安国钱庄的大掌柜,知州听说常智光要帮忙,也慷慨,派出三百兵士押送此信前往杭州。

常智光肯定不是善人,那信是给周安的。告诉周安,一旦自己问罪,就停止对女真任何物资供应买卖。虽然问罪失权,但常智光相信,周安这点事还是会帮忙的。没有人想到常智光这个看似文弱书生也有破釜沉舟的一面。

由于此案关系重大,朱玉一直没离开,军机处有公文也是传到安国。赵信戴罪行职,继续管理安国大小事情。彭子晨由于有官职,虽然下狱,但属于软禁。常智平没身份,是真的下狱。

白莲在离安国二十里处迎到了常智光,第一句就是坏消息:“告状人死了。”

没想常智光很淡定,问:“『自杀』,还是他杀?”

“提刑大人说可能是『自杀』。”

“可能?”常智光倒有点诧异。大明的提刑水准还是比较高的,怎么会有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常智光道:“白莲一边说话。”常智光交待了白莲几句后继续上路。

常智光回到安国下马,周围百姓纷纷上来问好,显然安国人也觉得常智光是被陷害的。在安国人看,常智光对女人这方面追求并不是很高,几任使女都在公堂作证常智光的品行。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持怀疑态度,有钱有权人怎么玩的都有,一些正气凛然的王爷甚至是皇帝,在历史上还留下强迫自己女儿陪寝的事呢,常智光怎么就不能干点这些事呢?

由于有朱玉撑着,常智光并没有直接被问罪。不过朱玉也没见常智光,下了道圣旨,让常智光自己主办此案,三司监督,并且派九公公和两名内卫随从左右。

从这点来看,朱玉还是信任常智光的。其实就玩女人而死来说,朱玉真不介意。据一些记载,所谓才子纪晓岚在『性』生活上有着非常肮脏的一面,其娶妻妾无数,其中几乎都为十四岁,换成周岁也就十三岁而已,但没有人去追究。

常智光自信自己这方面是比较干净的,虽然青楼也去,但是在用强『奸』还是花钱解决生理问题上,身为有知识的人当然选择后者。

京城来的提刑官姓宋,常智光怀疑了一会其是不是历史上著名的法医学家宋慈的后人,但其态度很公正严谨,县衙议案,多人参与。

宋提刑先说话:“据本官勘察,第一位死者张金儿可能不是张氏所说那样。张氏说张金儿从小养尊处优,其父开赌后家道才中落。本官查验,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