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 (第1/4页)

办。

巴蜀那地方问题最大,羌族纠集起来闹不满,李德本恰巧就在就近办学,于是被羌族人扣押,表示对朝廷有意见,而今边贸已经完全停顿。

张逊道:“李德本虽然出行不讲究,但可是实在的钦差大臣。扣押钦差行同造反。但公主不想事情闹大,免得大明不宁,所以派我去羌族谈判,同时也要给边贸商业协会压力,看贤弟你有没有什么融通的办法。”

“我不明白一点,公主为什么宁可得罪商业协会,也不愿意开罪边族?”常智光道:“兄弟现在也看见,物价是一天一个价,军队装备火器后,马匹现在处在滞销状态。经济萧条,民间要马的数量也下降不少,怎么能强迫商人吃亏去便宜羌族?”

常智光对苏千也不满意,怎么就和公主沟通出那个结果来。当然也可以理解,常智光当主席几乎没有什么自私的想法,而苏千不想为了边商而得罪朝廷,正确来说,边商是自成一家。

“贤弟不知道,公主得知此事也非常生气。不过而今北面战事正酣,不可能现在抽兵出来。”张逊小声道:“但看公主的意思,迟早要对这些群居不服朝廷的民族下手,免除后患。”

“恩,冲公主这态度,那我就说个办法。让安国钱庄贷款给边商,成立专门的公司,减少开支费用。朝廷地方优先采购这些马匹,边商需要的茶可直接从新城收取,免除茶叶税,盐由盐司直接供给,免除转手费。再客气说一下,商人肯定会同意。”

茶叶税是比较高的,由常智光修订,免除这部分税朝廷不是没考虑,但怕商人狡猾,利用偷梁换柱的办法,偷逃税款。

如果成立公司就不一样,公司统一进货调配,茶吏可以派人监视。不象原来,几百成千商人密密麻麻,进货渠道混乱,无法管理。

张逊听了喜道:“好,这个办法可行,回头我就奏明公主。”

常智光交代:“这是治标不治本,千万提醒公主,要打乱他们的聚集地。”

回到安国,又过了一些日子。赵信上京赶考,常智光负责起安国的事务。赵信留了两个秘书,再加常智光对安国还是很熟悉,日常事务也比较熟悉,接手很简单,唯一就是消耗了很多的娱乐时间,连到金尊大酒店去会会那两个波斯美女都得挤时间。

在这期间,大明鞑靼之战出现点差错。鞑靼国爆发内乱。拉力克次子阴谋杀害哥哥,被发现后,拉力克杀死次子,造成原本次子一派的军官非常不安。数天之内,有六万多鞑靼人投降明军。(史载,其实是投降后金努尔哈赤)

导致明军神速攻打临璜府,如同历史上女真人攻占临璜府一样,拉力克仓皇逃窜,由于消息不通,通州一带误以为拉力克已经身死。于是在宰相李处温,宗室大臣耶律大石,奚王回离保的拥护下,耶律淳荣登皇位。

这场内乱虽然消耗了契丹人的力量,但是耶律大石重新出任大元帅。并且从通州对明军锦州到大定府一带进行了闪电般的扫荡,导致明军后勤断链。

虽然明军用强大的实力恢复了后勤线,但是临璜北上军队只得就地等待,给了鞑靼军更多的布置防御时间。

如果这还不算是麻烦,那更麻烦的事是,耶律大石人品暴发捡到了一个宝贝,明穆宗被其俘虏。

明穆宗确实如常智光所想,根本不可能通过兵线去鞑靼国,但是耶律大石这次奇袭,进入明占领区百多里,持续三天时间,明穆宗被俘也就在可能之中。

鞑靼国一直都没废除光明报,所以通过光明报的消息系统给朝廷传来了消息,常智光当然比朱玉更早收到消息,当下忍不住骂了句粗话。

他知道耶律大石此人非常难缠,史载,大明联女真对鞑靼时候,明军攻打燕云十六州,遇见此人是屡战屡败,输得相当惨,结果女真人攻打下十六州,明人一州都没拿到,最后无奈花钱再找女真人买。从这点也可看出,当时努尔哈赤率领的女真人的战斗力是多么的强大。

于是,大明也出了一件两百年不遇的奇事,赵信没经过最后殿试,就直接拿了进士功名,外带吏部的派遣公文回到了安国。

常智光第一眼看见满脸苦笑的赵信就知道,自己肯定要被抓壮丁,我靠,老子就睡了她一晚,她怎么能什么难办的事都想着我嘛。

果不其然,赵信带来了朱玉手谕,要常智光上京准备处理这次人质危机。

朱玉看着常智光,常智光看着朱玉,两人都非常无奈。这明穆宗虽然没有一点权力,但是其身份又不能不顾及。

朱玉先开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