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1/4页)

“耶律淳也送来臣表,表示愿意臣服明国。”

常智光问:“当藩国?”

“是这个意思。”朱玉道:“他们每年进贡,以东京为界。”

“东京被女真人搜刮一次,已经没有多少价值。当藩国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有几个条件。”

“什么条件?”

常智光道:“第一,必须放弃军队,东京内和外必须都是朝廷的军队,鞑靼军全部解甲归田,我们派出农业专家帮助他们落户耕种,但不可以再游牧生活,必要时朝廷还可以进行一定的补贴。”

“还有呢?”

“第二,允许契丹人迁徙汉地,允许汉人迁徙契丹地。东京使用大明律法,保护商人。”

“你意思是同化他们?”朱玉道:“慢慢融合?”

“是啊,其实掌权的知道目前他们的处境,他们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所以我们可以给掌权的一定好处。比如世袭王,享受朝廷每年的贴补,让他们仍旧可以享受奢华的生活。”

朱玉摇头:“要他们放弃兵权,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还要混合契丹和汉人,可能更难。”

“公主,这样谈判就是边打边谈。用事实告诉他们,如果再不谈,很快就没有谈论的资本。”常智光道:“再者不能排除他们在使用缓兵之计,所以更要打打谈谈。不过按照我看,他们应该是有诚意的,这么快攻破黄龙府,完全出乎了契丹人的意料之外,几乎等于明军全部主力都可以随时北上进攻东京。”

除去了二线部队,做为正规军三路加一起有六十来万,这是相当恐怖的数字。朱玉上位前,全国禁军的总数不过五十万人,只是鞑靼兵力的三成而已。

“恩,有道理。”

常智光小心问:“公主不会是想让微臣再跑一次黄龙府吧?”

朱玉一笑不回答,看来她心情很好:“三天前,你正在回来路上的时候,叶梦熊送来女真人的降表,他们条件很大方,只要求把努尔哈赤的儿子都封为王,而后用女真治理女真的办法在黄龙府北面自治管理,表上还说他们可以放弃兵权。”

“不行!”常智光道:“必须消灭他们。”

朱玉一听倒乐了:“一边是契丹人,一边是女真为什么你态度如此大差距?”

“公主,契丹人多数和汉人差别并不大,他们虽然也放牧,但已经主要是靠耕田,契丹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巨大,契丹和汉族语言共通,而且他们上位者**无能,没有太多野心,百姓们也忘记了游牧。虽然还有一些游牧习惯,但大家都认为游牧已经不是最主要的经济支撑。他们更乐意建造房子,置办土地。契丹人服王化,在占领区,契丹人都比较配合和和善,对于他们来说,被大明统治和被鞑靼统治,关系都不大。甚至有部分人认为明人能带去富裕,对明人持欢迎态度。”

常智光再道:“但看女真就截然相反。他们是丢失了最重要的黄龙府才上表的。女真语和汉话不通,几千名女真人中会汉语平均才有一个,他们除了游牧根本没有其他生存的办法,我大明朝廷肯定不能完全养活他们一国。至于放弃军队更是荒唐,他们军是民,民亦是军。游牧所需要的兵器他们都有,只要有人招呼一声,民众立刻会变成士兵。东海一带更加苦寒,女真性情坚忍,不会愿意臣服他族,酋长不愿意放弃权利。汉人在女真地举步为艰,在被占领地,明商被攻击抢掠不在少数。女真不受儒家学说影响,他们认为用武力夺取的东西就是属于他们的东西。不仅很难同化他们,甚至可以说无法同化他们。这是两族所不同的地方。”

朱玉点头问:“你意思就是女真那边不用谈?”

“不用谈,马将军两路可以慢慢打慢慢谈,可以少死一些人,少破坏一些当地仅存的经济。但是女真那边就养虎为患,多拖一天,敌人就更危险一分。公主,千万莫小看女真人,他们都能想出出海抢掠的办法,不仅说明他们的礼数很差,最重要是他们有一群出色的管理者。不趁我军深入北方之际解决他们,时机成熟人家卷土重来,恐怕就更难对付。”

常智光是穿越人,很清楚历史上三十年后就是女真族灭了明朝建立清朝的。所以这次必须彻底灭了女真,永绝后患。

“恩本宫想你再去趟契丹东京,帮本宫把这事谈下来。我大明禁军始终还没有和契丹正面决战,契丹人手中还有几十万的军队,能少死的话,本宫甚至可以答应耶律淳回临璜府,把临璜府给他世代为采食地。”

常智光问:“晕!为什么又是微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