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 (第1/4页)

但常智光没想到德妃比自己想像要难缠,有几个细节很难达成一致。比如德妃要求明朝归还他们和朝臣在临璜府的产业和财物。还有一点,鞑靼兵多是自配备武器和衣服,让他们全部上缴武器很难,最后是德妃希望把东京囤积的物资按市价换成现金的无耻的想法。

第一个细节属于情理之中,虽然不在常智光考虑的谈判范畴,但是那些土地不能搬运,地契等等暂时都扣押在军中,财物当时马千乘也造册上缴朝廷。常智光办下来难度不大。

第二个细节属于风俗习惯,常智光走访了一些鞑靼兵,鞑靼兵都表示武器、马匹都是他们私有的财产,他们不愿意把这两样东西交出去。至于火器方面他们无所谓。

第三个细节就是扯淡了,常智光特别鄙视德妃的贪婪。

第一个细节常智光答应了下来,第二个细节常智光答应了一半,常智光和约起草中说,他将对士兵的武器进行购买,但是士兵必须交出武器,至于马匹士兵可以保留。第三个细节,常智光亲自上阵理论,最后德妃接受了十万贯的价钱。

后来常智光才知道,德妃这么贪婪,是为了自身更加安全。一来转移常智光等人注意力,二来表示她对钱财比国土看得重一种态度。

谈判是漫长的,初步和约已经起草签订。德妃全家和朝臣大部分选择了回临璜府,同时德妃将下令所有军队对明军投降。

接下来就是耶律大石和马千乘的谈判,怎么落实士兵的去向。三十几万人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东京人口基数太少,年轻女性特别缺乏,是放回东京以南,还是多源分流。所以这个细节是包含户部、吏部、兵部的谈判内容。

让常智光高兴是的,德妃竟然有从拉力克那里弄到的鞑靼国户籍册,不仅包括鞑靼主要统治地区,甚至中鞑靼、西鞑靼的藩属部落都有记录,其中就有蒙古百余部族。

随行来的户部官员就两三个,看着推积如山的资料险些吐血。幸亏跟随常智光来的钦差卫队素质都比较高,识字人很多,从里面抽出两百来人来帮助整理统计资料,重新造册。

耶律淳也许死了也许没死,常智光他们并不关心。统治者已经获得自己的利益,就抛弃了士兵们。耶律大石则为了士兵的利益,正在和另外一个包括马千乘派人在内谈判团谈判,马千乘的军队已经进入准备接收地方和安置士兵。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支鞑靼兵突袭了只有八百护卫的平州,也就是钦差使团驻扎的州府。

每个朝代、每个时期、每个民族都有极端主义分子。这样人在战争年代是民族的卫士,也是他族深为厌恶的产物,因为这些人把民族的高度凌驾在自己生命得失之上。

鞑靼国也是大国,虽然已经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但不可否认总有一些人不满意腐朽朝廷的投降政策。而常智光显然也是过于自信,原先是平州驻军保护,而后这些驻军部分分到前线受降,部分保护那些大臣皇帝到临璜府,再由当地官吏按照常智光签订的和约安置,只留下一些文吏低级官员配合整理。

结果州府,也就是耶律淳早先的临时行宫被两千骑兵团团围住。

温馨提示:亲,金牌催更最有效哦!金牌当月没送完过期作废哦!礼物及红包我都敢收哦!意见和建议我都能接受哦!笔者保证本文不会断更、不会太监!12月26号起每天4…5更,直至结局。跪求分享

最快更新最少错误请到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343章 妙计捉大哥

第343章 妙计捉大哥

萧甘云立刻下令:“三门各领三百骑追击,一百骑环绕放火,其余千人驱散步兵,不要和他们纠缠。”布置得很好,把常智光藏匿的四点一网打尽。

但今天注定火德星君休假,契丹三路追兵派出,城内还没有开始放火,七百名的列阵整齐的大明步军突然一哄而散,大家朝四面逃开。

萧甘云一见大叫不好,明军竟然要利用房屋等障碍和自己打游击。果然如他所料,很快几道寒光从不远的房屋中飞出,当即有两名契丹士兵中箭落马身亡。骑兵没有冲击,就少了一大半的威力,明军突然哄散,虽然也被截了一部分,但却是很少很少一部分。

谁说南人不擅『射』?这边个个都是京城禁军中玩冷兵器的好手。虽然因为没有经历实战,手上发软。但是弓术这样远距离杀伤敌人手段还是有的,而且确实也不太远。

萧甘云这么一迟疑,又有另外一方向的箭杀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