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那文说:“准不准的你问一问,她要是不跟着我可就没处安身了。”

传文说:“那我就去问问。”

一会儿工夫,传文乐颠颠地回来了,说:“爹说了,让她跟过来吧,可不是当丫头,咱家没那个谱儿。娘也说了,当闺女养活着,将来找个好人家嫁出去,她也可以当丈母娘了。”

那文说:“不是叫丈母娘,应该叫岳母!”

传文说:“噢,叫岳母。”

那文长舒了一口气道:“秋鹃啊,你总算有了归宿,姐替你高兴啊!”

从朱家回来,鲜儿和那文夜话。

鲜儿说:“那个人还行?”

那文说:“还行吧,人长得相貌堂堂,有男子汉的气派,挺憨厚的,就是书底子不够。”

鲜儿说:“庄稼院里的孩子,有几个念书的?只要人好就行。”

那文说:“他爹娘也挺好的,一看就是古道侠肠,我一提出来要把你一块儿带过去,他爹娘都答应了,说过去不让你当丫头,拿你当闺女养活着,将来找个好人家嫁出去。”

鲜儿说:“你说了半天,你女婿姓什么?叫什么名?”

那文说:“说起来也巧,我俩的名里都带一个文字,他叫朱传文,他爹叫朱开山。”

那文的话音未落,鲜儿如五雷轰顶,手中的碗当啷一声掉到地上,喊一声“天哪”,泪流满面。

那文惊呆了,急问道:“鲜儿,你怎么了?”

鲜儿忙掩饰说:“那文姐,我心口疼的病又犯了,疼得不行了!”

那文说:“我给你化点面碱水?”

鲜儿抚着心口窝说:“姐,不用了,这阵过去了。”

那文说:“那你躺下睡吧,歇一歇会好点。”

鲜儿躺下说:“姐,你成你的亲,我就不跟过去了。”

那文说:“怎么了?”

鲜儿说:“姐,我舍不得离开你,可到了人家我算什么身份?说是拿我当闺女待,也就是说说,人家凭什么把我当闺女?到时候我闺女不闺女,丫头不丫头,他们家那么些爷们儿,说不定让我给他老爹做小婆呢!”

那文说:“不至于吧?”

鲜儿哭着说:“怎么不至于?我说了怕你不愿意听,我刚到你们府上的时候,你们家的多少爷们儿打我的主意?老爷不是也打算把我收房吗?不是你护着,我早就当你的小妈了,你不清楚?”

那文说:“可也是的,你长得也就太招人疼了,哪个爷们儿不想把你弄到手?那你以后怎么办?”

鲜儿说:“我想好了,我在外边早就流浪够了,大不了回老家找我爹娘。”

那文说:“也好。那你也得送我出了阁。”

鲜儿说:“姐,你放心,你出阁那天我去送你。你不是就喜欢我唱的单出头吗?那一天我给你唱,别让他们小瞧了咱娘家人。”

4

朱家张灯结彩,一派喜庆。

朱开山在院里摆了四桌酒席。韩老海带了秀儿也来送礼吃喜酒,夏先生带着玉书也来了。院内外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朱开山夫妇站在院门外应酬着前来贺喜的邻里乡亲们。传武手擎鞭炮候在院门外另一处,秀儿也擎着鞭炮陪在他的旁边,不时地瞟着传武,传武依旧佯装不理,直盯着花轿行来的方向。

院内,传杰、玉书招呼着前来贺喜的男女宾客们各自落座。院外,花轿渐渐行近。一时鞭炮齐鸣。

七八个孩子跟在花轿后边拍掌唱道:“新媳妇,进洞房,不脱花鞋就上床。傻新郎,摸进房,抱着媳妇喊亲娘”

花轿停在院门前,跟在轿后的传文下马来到花轿旁边。马媒婆上前掀开轿帘,用手搀扶着头顶红盖头的那文下了轿,并将手中的红绸两头分别递给那文和传文。传文在前用红绸牵着那文进了院。马媒婆搀扶着那文,引导着她跨过火盆,进入堂屋。

司仪念喜歌:“蝴蝶飞上玉搔头,玉人喜登鸳鸯楼。今朝结下连理枝,早生贵子觅封侯!”

喜歌念毕,又引着小夫妻拜堂。

拜完堂,传文用红绸牵引着那文走入新房。马媒婆搀扶着那文在炕上坐好。

宾客们已经开始吃喜宴了,传武、传杰陪着大哥向宾客们敬酒。坐在女桌上的秀儿,眼睛一直不离传武。

朱开山在主桌上兴奋地站起,满面春风地说:“诸位老乡台,今天是我儿子传文大喜的日子,蒙各位光临,我朱开山不胜荣幸。朱开山自从来到咱们屯子,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