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包袱里是一个精致的缎盒,打开缎盒,盒里一棵酷似人形的老山参躺在那里,须尾俱全,成色饱满。

夏元璋倒吸一口凉气说:“啊!”

佟传玺说:“夏掌柜的,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我这件东西可以吧?”

夏元璋掏出手绢擦着额头的汗,眼里却冒出贪婪的光芒说:“可以可以,佟先生打算怎么处理?”

佟传玺说:“出售肯定是不会的,就是出售也不会找到买家,我说这东西无价不为过吧?”

夏先生说:“不为过,不为过,那您的意思是”

佟传玺说:“我的意思是拿它作抵押借些钱财,先把家父救出牢狱,待家父出狱之后求求亲朋好友讨些银两再赎回来,他老人家京城故交好友不少,这不成问题。”

夏元璋说:“那你想借多少?”

佟传玺说:“不多,大洋两千,为期半年,到期本息翻番还您。”

夏元璋说:“逾期不还呢?”

佟传玺说:“东西归您。”

夏元璋说:“提前还贷呢?”

佟传玺说:“本息不变。”

夏元璋说:“别急,东西我再好好看看。”

佟传玺说:“随便看。”夏元璋仔细地看着盒里的人参,不住地点头。

佟传玺说:“夏掌柜的,看样您对大货也不太在行,要不要找行家看看?”

夏元璋说:“不用,不用。哎,如果到时候我给你掉了包,你怎么能证明东西不是原物呢?”

佟传玺说:“说实话,到柜上之前我打听了您的口碑,您不是那样的人。”

夏元璋说:“不,我要是那样的人呢?”

佟传玺说:“我的东西我当然认得,到时候我自有辨认的办法。”

夏元璋哈哈大笑道:“我说的是笑话,我夏元璋决不是那样的人!好,咱们成交。”

佟传玺说:“慢,咱们得找个中人立下字据。”

夏元璋说:“佟先生办事果然有根底,对过儿吴掌柜的这方面是行家,咱们就请他做个中人。”

生意谈成了,夏元璋心情大好,逗着笼中鸟儿低吟浅唱道:“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巧云说:“先生,您唱戏真好听。”

夏元璋说:“好听吗?好听以后就经常唱两句给你听。”

巧云问:“先生唱的是《借东风》吧?”

夏元璋说:“对对对,就是《借东风》,你也懂戏?”

巧云说:“多少懂点,俺爹是个戏迷,小时候经常领着俺听戏。”

传杰进来了说:“掌柜的今天真高兴,又唱上了。”

夏元璋说:“高兴,怎么不高兴?哪天不高兴?哎,传杰,想没想着咱们那年在龙口等船,天就是不起风,风船开不了,周大善人急眼了就装神弄鬼儿,扮成诸葛亮祭天,唱的就是这段。周大善人,戏唱得那叫一个好啊!是不是这么唱的?”

传杰问:“掌柜的,您唤我来不是要我听戏吧?”

夏元璋说:“咳!你看,我把正事忘了。传杰呀,那天佟先生要把大货拿出来给我看,我把你支走了,有想法了是不?”

传杰说:“也没有什么想法。”

夏元璋说:“你瞒不过我的眼睛,我看出来了,你当时不太痛快。也别怪人家小心了加小心,这可是件宝啊!”

传杰说:“掌柜的,我当时是想看看,想帮着您长长精神,怕您叫假货打了眼。”

夏元璋说:“拿假货打我的眼?谁敢!传杰,这个佟传玺在元宝镇一露面我心里就是一动,就觉得我和他之间会有点什么事,果不其然。其实啊,他的东西没拿出来我就没有怀疑了。为什么?我这双眼睛别看近视,毒着呢,看人看到骨头,一打眼我就看出他是个有来历的人,那言谈举止做派,不是一天两天就模仿得了的,深在骨头里,他就是成了叫花子也掩盖不了。这号大户人家的子弟,就是穷到家了也不会使诈,他们出手的东西你看都不用看,没有假的。”

传杰说:“那是,想蒙您可不容易。”

夏元璋说:“来来来,我今天高兴,让你开开眼。”说着取了锦缎盒。巧云知趣地走了。

传杰说:“掌柜的,这么好的宝贝人家肯定会回来赎走的。”

夏元璋说:“也难。他就是救出老爷子,出来以后凑足两千块大洋也是痴心妄想。有道是人走茶凉,何况一个蹲过大狱的人?人家不会买他的账,避之犹恐不及呢。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