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没想到自己的曾孙女居然冒出那么多想法。

接着就是丽姐儿随着徐老太爷和徐熹打开了书房中的暗门,走进了又长又深的地道。丽姐儿真是无法相信,徐家的祖先是怎么设计这地道的,和自己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整个地道都是青砖铺地,很干净,一点都不像自己想象的潮湿抑或是灰尘满天。走了好久,丽姐儿一行到达了堆放财物的地方。

在黑暗中,丽姐儿观察这是一个面积很大的空间,足足有前世时自己上大学的操场那么大,徐老太爷和徐熹说话时都带着回音。徐熹动作麻利地将四周的壁灯都点燃,顿时一片光明。丽姐儿又仔细的看了一圈,和刚刚看到的差不多,四周的壁灯都是油灯,缓缓地冒着青烟。

丽姐儿缓缓地走到已经贴了封条的箱子旁,借着灯光细细地看。大部分箱子装的都是黄金,只有几箱子银子。丽姐儿看到那封条上记录了箱子中所装黄金抑或是银子的数量,粗粗估算了一下,大概有十万两黄金,两万两银子。徐家真的很有钱,自己真的是有钱人家的小姐。

可是再一想,徐老太爷是怎么把这么多钱从钱庄里兑换出来的啊?不会有人怀疑吗?而且这么多黄金一定是用银子兑换的。

丽姐儿很疑惑,可还是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跟着徐老太爷和徐熹接着走。这回丽姐儿明显的感觉到,这是再往上走,但绝对不是回书房。等到门开了之后,丽姐儿明白了,这里应该是库房。准确的说,应该是徐老太爷的私库。

这回丽姐儿看到的东西可多了,古董瓷器,字画,孤本典籍应有尽有。看来前些天曾祖父和父亲已经把银钱都整理好了,今天开始是要整理这些物件了。

丽姐儿找了个地方,看着自己的曾祖父和父亲整理。今天,两人应该是先打算将字画和孤本典籍先整理好,所以两人想将整个库房所有带字迹的都归拢到一处,开始根据价值挑拣。

丽姐儿坐在一旁,就当作是在上古董字画鉴赏课。丽姐儿是有心理准备的,自己临帖都是欧阳询的《张翰帖》,那自家曾祖父的私库中价值连城的墨宝肯定比比皆是了。所以当看到王维的《江干雪霁图》的时候,丽姐儿还算淡定;看到苏轼的《潇湘竹石图》的时候,丽姐儿勉强笑了笑;可是当看到宋徽宗的《听琴图》的时候,丽姐儿已经麻木了。她是不是可以和徐老太爷说,自己已经明白蜀州徐氏果然是名门望族,名不虚传。作为徐家的嫡长女,自己已经很自豪,很骄傲了呢?天啊,这些自己只在教科书或者杂志上才能看到有没有!丽姐儿甚至想对徐老太爷说:“这都是真品吗?”不过,丽姐儿仔细地想了想,这些绝对不是赝品,否则徐老太爷怎么可能把他们保管的那么好,甚至还拿到孩子们面前炫耀呢?

当徐老太爷和徐熹收好最后一套孤本,最后一幅字画的时候,丽姐儿已经肚子饿得咕咕叫了。徐老太爷和徐熹也累的不轻,两人将极有价值,和基本上没什么金钱价值,例如是闲暇时自己所做,或者是友人同窗所做的互赠字画区分开来,整理一新。

徐老太爷和徐熹看着整理出来的十几个大箱子,想来想去今天是搬不完了,只好带着丽姐儿回外院书房。三人精疲力尽通过地道回到书房,看到的是一脸焦急的林氏。

原来林氏是担心丽姐儿一个人在外院,怎么也不放心,就亲自送午饭来了。看到祖孙三人满脸疲态的走进书房,林氏一阵心疼,赶紧伺候三个活宝贝洗漱一新,就摆上了午饭。午饭是加大分量的馄钝面,想来林氏一人将这些吃食从内院拿来外院,也定是累得够呛,丽姐儿估算着还不得有个三、四斤。不过,看自家曾祖父和父亲对林氏突然出现在书房并不惊讶,想来林氏是知道这些地道的入口和出口的。

三人吃过午饭,都表示要歇午,林氏很支持,带着丽姐儿回内院。一路上丽姐儿都在考虑今天看到的要不要和林氏说,不过看林氏也没有问的意思,丽姐儿也就歇了心思,在轿子上就睡着了。

等丽姐儿醒过来问时辰时,才知道自己已经睡了一个时辰了。丽姐儿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要去外院,疑惑地看着林氏。林氏也不知道自家相公是什么意思,只好带着丽姐儿直接去了外院书房。一路上丽姐儿将自己对于那么多黄金的疑惑说了出来。林氏好似也不太明白,只知道老太爷好像筹备这些事情已经不是一两年了,那些黄金应该是几年前就已经备下了。丽姐儿又猜想,难道徐老太爷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天,所以都提前准备好了?

林氏带着丽姐儿来到书房时,恰好徐老太爷和徐熹正准备着去地道。林氏实在是不放心女儿,恰好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