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页)

吃喝喝,说话聊天。而夜里的江边客栈,薄薄的窗户纸透进江上驶来驶往花船的灯光,使得整个夜晚变得格外迤逦。因为这件事,林氏又羞又气,觉得这个客栈不好;徐燕在一旁脸色红红的,颇有些不自在;丽姐儿表现最淡定,觉得这都没什么,反而引起了她对花船的好奇。

男人们的事情因为林氏的催促办的格外迅速,不到两天就把所有的金银都兑换成了银票,仔细数了数一百一十五万两还多。徐熹把厚厚一摞银票照旧交给了林氏保管,林氏小心翼翼,丝毫不懈怠。船到底是在丽姐儿对江南美景的依依不舍中行过,对江南这个地方丝毫没有留恋。

越往北走天气越冷,丽姐儿坐在船舱里已经换上了狐皮大氅,喝着温热的牛奶,不时地抚摸金子两下,又不时地和弟弟们说上两句话。欢哥儿已经会说话了,只是他并不热衷于说话,不管亲人还是婆子丫鬟怎么逗他,他似乎特别喜欢安静,平时也更喜欢独自研究研究这个,琢磨琢磨这个。丽姐儿看着他几乎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脸,只觉得造物主神奇。丽姐儿端着牛奶喂了欢哥儿一口,他从不拒绝丽姐儿给他的任何食物,哪怕是他不喜欢的萝卜。这也许是他表示对丽姐儿的独特感情吧,要知道不管是谁给他萝卜他都不吃,哪怕是林氏。只有丽姐儿行,为了这林氏还总是吃丽姐儿的醋。

“你还想吃什么?你饿了吗?”丽姐儿想找点事做,随口问欢哥儿。

欢哥儿点点头,小小声地说:“我想喝鱼丸汤。”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欢哥儿最喜欢吃鱼丸汤。

“简单的很,稍等。”丽姐儿说完就抱着金子出了船舱去找赵家的。

林氏和其他的女眷都呆在另一个船舱里做女红,丽姐儿是偷懒跑出来的,她不喜欢大冬天的,冷着手做针线,简直就是自虐,于是和林氏说她看弟弟们。喜哥儿和乐哥儿自从上了船就有点晕船,所以这两个大宝贝几乎时时刻刻都在睡觉,想来只有在睡眠中,他们才不会难受。

丽姐儿走的轻快,找到赵家的道:“欢哥儿想喝鱼丸汤。”

“好,一会儿就送过去。小姐想吃什么?”赵家的向来周到。

“那我就鱼丸汤面吧。”丽姐儿向来不喜欢找人麻烦,尤其是这么冷的天气。

“一刻钟保准好,且瞧好吧。”赵家的曾经做过船娘,用河鲜烹饪是她的拿手绝活。

果然一刻钟之后赵家的就拎着食盒到了丽姐儿所在的船舱。丽姐儿先喂欢哥儿吃饭,接着才吃自己的那碗面,又看见吃饱了的欢哥儿盯着自己,就将长长的面条夹断一根喂给弟弟。欢哥儿吃的香,好像刚刚那碗鱼丸汤根本就没吃过一般。丽姐儿用勺子把面条碾的细碎,再慢慢地喂欢哥儿吃,也许是男孩子,他胃口出奇的好,丽姐儿没怎么吃的面条他全部吃光了,并且依旧盯着丽姐儿不眨眼。

“不行,你今天吃的太多了,小心晚上拉肚子。”丽姐儿害怕弟弟的暴饮暴食会生病,有些慌张。

等到天色渐暗,林氏回了船舱之后,丽姐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就怕弟弟晚上出什么岔子。这在水面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真病了可怎么好?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到京

自从那次欢哥儿胃口大开,林氏就给欢哥儿增了食量。欢哥儿仍然对鱼情有独钟,每天都要吃一些。当天气越来越冷,江面马上就要结冰的时候,徐家的船队终于到达了通州,京都近在眼前。

刚刚上岸,徐家就看到林家打发过来的仆人和运行李的车辆马匹。按理说二十多辆马车也尽够了,只是想不到徐家居然带了三大船的行李。林家的管事懵了,赶紧在港口附近招揽了二三十个租赁马车的才算有了交待。

“徐老太爷安好,姑爷安好!小的是林府的下人林成,特奉了老爷和夫人之命,前来相迎。”这林成衣饰整洁,双眸清明,一看就是个挺体面的管事。只不过林氏远远地看着却并不认识他,她觉得母亲怎么也会安排个熟人来接她。

“姑奶奶,老奴特奉了夫人之命,前来接您了。”这声音熟悉又陌生,透着一股辛酸。

林氏一转头就看到了头发花白的陈家的,顿时眼泪涌到了眼眶,要不是拼命压着,肯定哭出来了。那边的丹桂可没有林氏那么好的意志力,看到多年不见,容色衰老的娘亲,当场就哭了。那陈家的正是当年随同丈夫到西北照顾林海一家的仆人,也是丹桂的娘亲。

赵嬷嬷也哭了,无声地流着眼泪。林氏虽然没哭,眼睛却红了。西北的岁月到底是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也成了林家不可磨灭的记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