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这辆车比昨天那辆舒适一些。宽大不说,车的构架似乎更为合理,没有那么颠簸。刘青仍像昨天那般卷着被子半躺着,随马车慢慢地驶向前方。

不知过了多久,车停了下来,车夫过来道:“公子,可以吃中午饭了。”

“哦。”刘青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被叫醒后她还迷糊了好一阵,才爬起来下车去,下了车被冷风一吹,这才算是彻底清醒了过来。她拍了拍脑袋:这种不知不觉晕睡的情况,对于功力深厚的她来说,那是不可思议的,那人难道在她的粥里放了安神的药?

“公子,过去吃饭吧。”车夫站在一旁,又道。

“吃饭?”刘青有些发懵,朝着车夫指的方向看去,才发现车是停在了一户人家门口。估计那人又已把中午饭安排好了。

刘青对车夫道:“你先进去吧。我吹一会儿风清醒清醒。”

“是。”

刘青看车夫进了院子,才对着空气轻声喊道:“行了,出来吧,一起吃了饭上车一块走吧。既然我都知道你的存在了,还这样躲着,你不觉得无聊么?”

四周除了风吹树叶的声音和远处几声狗叫,再没有任何回应。

刘青嘟着嘴耸了耸肩:“不吃拉倒。”说完转身往屋子走去。

“公子。”车夫见她进去,站了起来。

一个老妇见她进来,忙从厨房走出来:“公子,您现在就吃了吗?”

“大娘,如果做好了就端上来吧。”刘青笑道,在桌旁坐了下来。

“好好,就来就来。”

老妇走回厨房,一会儿的功夫就端出了三个菜,摆在她与车夫面前。

咦,这不是昨晚在客栈吃饭时,她前面那桌吃的黄焖漓江鱼吗?当时看这菜色香味俱全的样子,她还多看了几眼,没想到现在离开阳朔几十里,还能吃上这道菜。想到现在她在这屋里吃香的喝辣的,而那人却不知躲在哪儿喝西北风呢,刘青夹了一筷鱼肉放进嘴里,却半天吃不出是啥味道来。

吃过饭上了车,刘青躺了一会儿,便又迷糊睡去。一直到车夫叫醒她,这才发现已到了平乐县城了,不过,此时竟然是华灯初上的时辰了。

她纳闷地问车夫:“怎么走了这么久?”

“小人看公子睡着了,怕颠醒公子,便走得慢一点。反正今天能到平乐就成。”车夫笑道。

“那个雇你车的人长什么样?”刘青本来不想向别人打听那人的,此时还是没忍住好奇心。

“就是那客栈的小二哥来雇的啊?当时他还送了公子上车呢,公子不知道吗?”车夫一脸的诧异。

好吧。那人做事极为慎密,她还是不要做这种无用的调查了。刘青郁闷着往旁边的客栈走去。反正里面的一切又会被安排好了,食、住、行,根本不用她操心。

在平乐住了一夜,第二天刘青决定往南走,这样走接下来还可以到荔浦县城和蒙山县城各住一个晚上;否则往东走的话,前面就没有县城了,吃住都不方便。虽然很多事有人操心,但方向性的原则刘青还是觉得自己把握的好。而且再有这两天的时间,女人的问题便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在蒙山县住一晚后,她便要弃车骑马而行。因为蒙山到梧州比较远,中间这一大段路程都没有县城和大镇作休整点,骑马要比乘车速度快得多,露宿的话一个人也比跟着一个车夫要方便得多。至于跟着她的那个人,既然不想现身,她也不想再管他了。人家不是有本事吗?哪里她操心?

所以到了荔浦又在蒙山县城住了一宿后,刘青一早起来吃过早餐就出发了。这里的气温比桂林那边温暖了一些,刘青将自己的脸包得只剩一双眼睛,穿得也比平常多,拉缰绳的手也用厚厚的布包着,虽是骑马急奔,倒也不觉得如何寒冷。中午她在路边找了户人家吃饭,又继续赶路,直到快要天黑时,才在一个小镇上停下来。

这里说是一个小镇,也不过是有一条街,圩日的时候方便附近的村民赶集,客栈是没有的。自从前年去杭州时第一次借住差点被安排跟一个男子搭铺后,刘青遇上没客栈的地方,都是露宿的。所以她在镇上唯一一家饭馆吃地晚饭后,便在镇子旁边的一个小树林边,找了个避风的地方生了火,又找了个树叶密集的地方,将芥子里有用的东西倒腾出来;等火堆把地上的湿气烤干后,她将火堆移开,在原地铺上兽皮被褥。条件所限,洗漱啥的能省就省了。

坐到被褥里,她却发了好一会儿呆。说不管那人,可想到他为了不让自己发现,也没法生火,在这样的冬夜守在离她不远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