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司徒荀爽谏道:“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

董卓森然道:“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

董卓出了朝堂,上车,只见二人望车而揖,视之,乃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董卓问有何事,周毖道:“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耳。”

董卓心中杀机闪过,说道:“我始初听你两个,保用袁绍;今绍已反,是汝等一党!”即叱武士推出都门斩首。

董卓一回府,便遂下令迁都,限来日便行。李儒道:“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董卓依言而行,差铁骑五千、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郭汜、李?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董卓临行时寻思不能给关东军留下任何东西,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望长安去了。

董卓将赵岑,见大军已弃洛阳而去,便献了汜水关。孙坚驱兵先入。诸侯于其后各引军入。且说孙坚飞奔洛阳,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坚先发兵救灭了火,令众诸侯各于荒地上屯住军马。

曹操来见袁绍道:“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按兵不动,何也?”

袁绍道:“诸兵疲困,进恐无益。”

曹操说道:“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其中韩馥最为赞同,因为供给军粮的就是他,那个心力憔悴,外人岂知?曹操大怒道:“竖子不足与谋!”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夏侯渊、曹仁、曹洪、乐进,星夜来赶董卓。

董卓行至荥阳地方,太守徐荣出接。李儒道:“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尽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董卓从其计,又令吕布引精兵遏后。

董卓这边细心埋伏,暂且不去谈他,现来看看还未成真奸雄的曹操。

“将士们,此战为国为民,可此去也是九死一生,尔等可愿?”曹操一把黑亮的长须在空中飞扬,手中狼牙槊直指蓝天,好一副猛将点兵图。

“我等甘愿!”为国为民!那个汉子心中没有血性,国家大义,那虚无缥缈的力量不可抗拒,民族的召唤,在每一个人出生之时便已刻在心底了。

五千兵马轻装前行,不多时便已追上了。

吕布正行间,曹操一军赶上。吕布大笑道:“不出李儒所料也!”将军马摆开。

曹操出马,大叫:“逆贼!劫迁天子,流徙百姓,将欲何往?”

吕布骂道:“背主懦夫,何得妄言!”正要挺戟上前时,只听一旁鼓声雷动,蓦然出现一票军马。

“李典受主公之命,在此等候多时了!”领头一年轻小将手持长刀,座下一匹骠骑昂首长嘶,身后两千轻骑凝神待发,一派意气风发飞模样。

吕布见旗号是只有一个“李”字,不知是谁,问道:“你家主公是何人?”

李典答道:“我家主公便是韩青州,主公已识破计谋,自统大军在城外山坞之后,特命我来此接应曹将军,也叫我带一句话给飞将。”

吕布听得心中一惊,战意消了一半,手里的长戟稍稍松了松,问道:“说吧,什么话?”

“不归路,无可去,急回头,犹可救!”李典依言将韩天翔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吕布沉默良久,说道:“我吕奉先自为天地男儿,不劳韩使君挂心,你自去吧,我不难为你。”说罢,调转马头,领五千余人而去。

曹操现在的心情可谓百感交集,熟读兵书的他从吕布现身的那一刻起便知道后有伏兵,整颗心如浸入寒水,了无生念,方才一番厉喝也不过是习惯使然,后又有李典出现,那颗瓦凉瓦凉的心再次解冻,他第一次发现,原来世界真的很美好。

曹操策马与李典并行,谢道:“李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