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穆夫人听着女儿的话,心里很是安慰,便坚定的对穆幕茗说道:“你哥哥们的,母亲和父亲自有打算,你只管得你的就是,再说你以后好了,多贴补他们也是一样的,也不少这几个吃穿用度的。”

穆幕茗听了除了喊母亲外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母女俩说完话之后,各处的管事娘子都陆续进来了,穆夫人扫了一眼,便对月娘说道:“去,找个人去把管家喊来。”

等到管家来了之后,穆夫人便让穆幕茗坐在身边,给每个下面立着的人一人一个梅花形的一两的银裸子,声色俱厉的说道:“姑娘跟着我学习庶务,大家是怎么行的,我都是看在眼里的,哪些人是仔仔细细的,哪些人是敷衍了事的,别以为我不知晓,我心里比谁都清楚得很,过往的我就不追究了,但是今个儿我就把丑话说在前头了,要是从今个起,敷衍了事的还是照旧,就别怪我不给脸子了。从今日起,我就会让穆总管给大家拟个单子,姑娘哪几日跟着谁学习处理事务,都会写得一清二楚的,大家就都照着单子来,如果中间遇到姑娘有事耽搁的,就顺延事情,大家尽管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擅长的都给姑娘使出来,等到年底姑娘在我面前显手的时候,我自然会有大封赏。”

众人听了,有的喜滋滋的搓着手,好像已经得到了封赏的银子,有的则左右为难的邹着眉头。

各人的神色都尽收在穆夫人的眼底,穆夫人便叫大家散了只留下了穆管家。

穆幕茗因为长在内宅,对于穆管家根本就不熟识,穆夫人作了一番简单的介绍。

穆幕茗心里有了点谱,穆管家其实就是自己的一个远房堂伯伯,因为早前受了水涝,全家都死光了,就只剩下他一人,本已万念俱灰打算跳河自尽的被回家省亲的父亲遇见了,便救了他一命,不仅如此,父亲还劝说他好死不如赖活,不管怎么样,活着总比死了强,而且家里也还需要一个人给死去的人烧纸钱,穆管家听了进去,便随着父亲来了京都,做了穆府的管家,后来还续了弦,他家的那口子就是庄子上的吴妈妈,儿子也陪着吴妈妈守着庄子。

穆幕茗收回自己的思绪,专心的听着穆夫人的教诲和安排。

一切安排就绪后,就到了晌午。

穆管家见摆饭的婆子进来了就退了出去,穆夫人扶着月季做到樟木圆桌旁,边洗手边问道:“幕幕下午是认识人呢还是跟着李妈妈学习厨房的本事啊。”

穆幕茗的脑袋就大了,做饭啊,自己从来就不喜欢而且也不会,以前总是被那烟子所呛,一点兴趣都没有。

穆夫人看穆幕茗提不起兴趣,就笑着吩咐月娘,下午就让姑娘熟悉熟悉各房的人吧。

月娘应了声是就开始给穆夫人和穆幕茗布菜。

穆幕茗等不及月娘夹菜自己已经大口大口的吃着饭了,穆夫人想说两句但是想着近日穆幕茗的辛苦就算了,以后再慢慢的教慢慢的学好了。

下午认过各房的人之后,穆幕茗在心里暗暗的记着名字,心里满是疑问。

大姐的姨娘打发出去了,难道她身边服侍的丫鬟和婆子也都打发了,她回闺房后便叫来牡丹询问。

牡丹便一五一十的讲给穆幕茗听:“小姐,您是不知道,说来姨娘在穆家一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对太太和您也都是知道冷热的,后来不知道是哪个丫头蒙了心,就在姨娘的耳边嚼舌根子,说什么自从二小姐出世后,老爷就很少去姨娘房中了,甚至一个月都难得去一次,还有的丫鬟更不得了,说什么大姑奶奶出嫁老爷和夫人把本应该给大姑奶奶的嫁妆都扣了出来打算留给您,这都不知道是哪个天杀的说的,当时大姑奶奶的三十六台嫁妆连京都好多的大户的嫡女都不过如此。后来夫人查问了一段时间,她们嘴巴都紧得很,都没人承认,夫人一气之下就将姨娘屋里的丫鬟婆子全部让人牙子领走了。”

穆幕茗听了重重的叹了口气,怪不得府中都忌讳说起姨娘这档子事情,原来中间还有这么些歪歪扭扭的。真是人言可畏啊,好好的一个人就因为听了众人的口舌,就犯下了无法原谅的这等大错。

可是想到大姐那副令人怜惜的样子,穆幕茗都不知道怎么拒绝大姐的要求了,大姐不下三次的请求自己帮助她寻回姨娘,其他的事情大姐自会安排,可是茫茫人海的到哪里去寻找呢,看来只能套套母亲的话了。可是母亲心里满是芥蒂,能不能告诉自己都难说,到时候触怒了母亲可怎么收场。

累了一天了,穆幕茗也懒得去想,让红梅给自己准备了一大桶热水,舒舒服服的沐了个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