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穆幕茗见战争已经到了尾声,心里彻底的安定下来,给穆大人和穆夫人写了一封家信给随军的将士带回了京都。

范随后来打探消息回来说道:“真是天助我也,匈奴的右贤王在我方和敌军交汇的次日就暴毙了,领军的头领就是右贤王的大王子。”

已经全副戎装的刘进踌躇满志的说道:“看来这次大有收获啊,不但得了一万多匹良驹,还给匈奴一个大大的下马威,估计进三十年内都不会来进犯我玉门关了。”

冯将军也点了点头说道:“多亏了将军的良机啊。”

大捷之后犒劳将士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刘进虽然脱了陷但是仍旧忙进忙出的,穆幕茗想找个机会和他辞行都没有遇到,穆幕茗就和穆幕晨商量着,要不直接跟国公爷说说就翌日启程算了,国公爷嘴上不说,但是从脸上可以看出他是不希望穆家兄妹这么快回京都的,但是体谅到穆家兄妹离家多日,国公爷也是劝着他们两人早早打点回京。

穆幕茗见到刘进还是大战后的第四日晚上,刘进喝的有点酩酊大醉,迷离的眼神看着穆幕茗有点心虚,毕竟没跟刘进说上一句就打算明日启程回京了。

刘进一屁股就坐在了穆幕茗的床上,穆幕茗想开口说点什么又被刘进的举动吓了一跳。

刘进安抚的说道:“你别怕,我知道你明日就要回京了,特意来和你说几句话的。”

穆幕茗就有点心思被人看穿了像是偷了什么东西被人逮住了一样,道歉的说道:“我不是不想跟你说,一直都没碰见你,我离京算上也有一月了,再不回去也不好。”

刘进重复的说道:“我知道我知道。”

就像是恋人之间的喃喃低语。

穆幕茗心里就开始有点摇摆不定了,刚收到的信里穆夫人什么都没说,但还是隐晦的提到了希望穆幕茗能够早日回京,不管怎么说穆幕茗即使已经是刘进的未婚妻,也好要待字闺中等待大婚之日再见刘进,现在战事既然顺利结束,穆幕茗就再也没有留下来的理由了。

刘进望着穆幕茗沉默不语的样子安慰道:“还有大半年很快就会过去的,你回去好好的照顾自己,其他的你就不必担心了。”看着穆幕茗左手中指的紫水晶戒子,刘进的酒就醒了一半,心里比没喝酒之前还暖。

(亲们,不好意思,今天更新晚了,如果影响大家阅读还请见谅,马上端午节了,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再就是端午节更新可能不会很稳定,但是肯定不会“欠债”的)

正文 第三十二章 留下

穆幕茗听着就有点沮丧,这厮怎么连留都不留一下自己。

刘进觉察到穆幕茗的沮丧,试探的问道:“要不我带着你到敦煌去走走,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情,让赵离和穆幕晨也去,到时候你们就从敦煌回京。”穆幕茗听了就开心得眉眼都笑弯了,虽然嘴上不说什么,眼尖的刘进还是看穿穆幕茗是极其愿意去敦煌,便接着肯定的说道:“时辰也不早了,你先歇息,我去跟赵离和幕晨说下。”

赵离和穆幕晨一直都同住一个大帐,见刘进来了,还以为刘进是来给二人辞行的,穆幕晨还调侃刘进,跟刘进说让刘进放心,他会一路照顾好妹妹回京,赵离听着心里就有一股苦涩的滋味涌上来,连舌尖也是苦苦的。

刘进丝毫没有觉察到赵离的异样,眉飞色舞的说道:“幕晨,我跟幕幕说好了,明日一早用过早膳我们就一起去敦煌走走,你和赵离也去,游玩几日再回京都也不迟。”

穆幕晨也很高兴,毕竟长期在京都出来的机会不多,声声说道:“好啊好啊,我倒还真是没去过敦煌呢,听说那里的风土人情都是别具一格的。”又转过身来对赵离说:“你也去吧,到处走走也是有好处的,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赵离心里是极不情愿去的,本来他在中间插着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看着刘进和穆幕茗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样子,一方面他替穆幕茗高兴,另一方面又妒忌刘进,心里五味翻滚,还不如眼不见为净,但是就这样当面拒绝穆幕晨又太唐突,赵离克制着自己的心情小心的说道:“我看,我还是不去了,免得成了你们的累赘。”

刘进就有点不耐烦的样子了:“什么累赘不累赘,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也不少。”

穆幕晨见这样下去迟早两个人会争吵起来,便如和事佬般说道:“反正幕幕也是要去的,你要是实在不想去,我们就说好几日后在哪里碰面,一起回京都吧。”

赵离听穆幕晨这么一说,反而改变了初衷,又决定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