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1/4页)

克里斯托弗布莱尔耸了耸肩,“亲爱的刘,你可不能这么说。我还是非常重视你我之间的友谊的。但是友谊归友谊,工作归工作,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这几天,我想了很多,想起咱们在伦敦的特拉法尔加广场上,第一次见面。你和你手下的王馥佳女士、夏康甜女士等人给了我非常大的惊奇,在碰到你们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华夏人能够把《绿袖子》改编的那么的地道,一个华夏人能够成为伦敦奥运会主题曲的主创,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太多堪称奇迹的地方,你是一个华夏人,年纪又是这么轻,按理说应该是在学校宽敞的教室里面学习哆来咪的时候,你却已经攀登到了比一些成名的作曲家还要高的地方。

这是我感觉最不可思议,也是最让我佩服你的地方。从个人角度来讲,我愿意和你这样的人合作,哪怕是把我辛苦创立的公司卖给你,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是,亲爱的刘,想法归想法,现实归现实。你看到没有?这是我的机票,一个小时后的航班,现在我需要你回答我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答案能够让我满意,我马上去退机票,留下来,咱们好好的商量一下具体的合作事宜。如果你的回答不能够让我满意的话,那么对不起,我会准时坐上航班,回伦敦去,接着经营我的那公司去

“布莱尔先生,你这么一说。我还有点紧张了,呵呵,让我准备一下。”刘士卿深吸了一口气,“我准备好了,你问吧

克里斯托弗布莱尔板着脸,表情极为严肃,“我这个问题,其实严格说起来,应该是一个。要求,一个前提条件?亲爱的刘,想让我加入你的银河演艺,或者你全资或者控股型收购我公司,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不会呆在华夏,我要由应品洲或者美国,常慧敏也要跟着我头欧洲或者美国。刘士卿没有马上拒绝,也没有马上答应,而是问道:“布莱尔先生,你能跟我讲讲,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吗?”

克里斯托弗布莱尔说话是一点也不客气,也没有顾及刘士卿的感情,“亲爱的刘,这是很明显的事情,世界流行音乐、流行文化的中心,在美国,在欧洲,在好莱坞,在格莱美、在戛纳,不在燕京,也不在沪上市。即便是退一步讲,亚洲有什么流行文化的中心的话,也不是在华夏,而是在日本,在韩国,香港以前也算一个,但是现在,香港已经落后了。

亚洲的流行文化有很大的局域性,很难突破亚洲的狂抬,成为世界性的流行符号。香港那么多的电影明星,你们华夏说的都很夸张。什么世界巨星,国际巨星,实际上除了贴,之外,你们所认为的国际巨星,在美国,在欧洲,根本就不被那里的市场所承认。如果想成为世界性的流行符号,那么就必须呆在美国,呆在欧洲,最好是能够长期的在美国居住,就像你们华夏的章女士一样。

常慧敏很有音乐方面的天分。呆在华夏,一样可以成名,但是这种成名,只会局限在华夏,局限在亚洲,很难再走出去了,成为国际巨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有让常慧敏去美国、去欧洲,以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为,才能够从一开始就站在非常高的高度上,把她的天赋展示的淋漓尽致。

我对美国、欧洲的音乐市场要比你银河实业所有的人了解的都深玄,由我的才华、我的经验、我的人脉,再配合上常慧敏的天赋,一定可以在欧美市场上掀起一股常氏旋风的。亲爱的刘,这就是我的条件,你给个,明确的答复吧,答应的话,我就留下来,咱们继续深谈,如果不同意,我就只好说对不起了。”

刘士卿很不甘心,他很希望华夏也能够成为全世界的文化娱乐中心,但是显然,这和现实是相悖的,华夏这么多的艺人,有拍电影的,拍电视的,唱歌的,演戏的,当导演的,搞音乐的,但是真正的能够走出国门,引领全世界娱乐圈的风骚的,几乎没有,仅有的几个,也都年纪偏大了,很难再有所大的作为,更主要的是在他们之后,后继乏人。

一百多年前,华夏还可以说是世界的文化娱乐中心,但是自从英国人用坚船利炮轰开禁闭的国门之后,华夏就丢掉了这顶桂冠,先走到了英国人、法国人的手中,后来又到了美国人的手中。想再把这顶桂冠夺回来,比上青天还难百倍。

银河演艺现在还很弱在她的上面,还有兄弟传媒,还有炎黄传媒,还有香港台湾诸多的演艺传媒公司。只有超越了他们,银河演艺才能成为华夏娱乐市场的大哥大,只有还要超过日本、超过韩国的演艺公司,才能成为亚洲娱乐市场的执牛耳的公司。但是这件事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可不容易,日本的索尼唱片是全世界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索尼公司旗下的电影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