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 (第1/4页)

的英语教师,还有熊绍麒这个学院学生会主席兼上上届新生英语演讲比赛的总冠军。

首先登台

女生,个头不高,留着齐耳的短发稍稍有点胖联仲午相为明亮。这位女生一登台,就先鞠了一躬,之后开口就是一口地道的伦敦腔,吐字清晰,流利顺畅,闭上眼睛听的话,还冉为面前站着的不是华夏人,而是英国人。

这个女生顿时博得了一个开门红,十位评委给出的成绩都很高,最后总分为引口分,非常的有竞争力。

第二个登台的是个男生,瘦高的个子,一身西装显得有点不太合体。说起话来也是结结巴巴,从头到尾说的虽然是英文,带着浓厚的乡音。腔调却极为生硬,有多处语法上的错误,演讲到最后,汗都下来了。好不容易撑到结束,台下一片起哄声。

可想而知,他的分数有多惨。不多不少,五十九分,距离及格线仅仅差了一分。

这男生在台上还鞠躬呢,“谢谢评委老师这人的普通话也极不标准,台下又是一阵笑声,水木大学面向全国招生,总是会有一些乡下小地方的学生通过玄苦学习,鲤鱼跃龙门。进了水木大学这所全国最高的学府,但走进了水木大学是一回事。想融入其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生活习惯,家境好坏,是否有与人沟通的能力。心态又能够在不平衡中寻找到安慰等等,都是许多来自乡下或者贫苦地区的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始至终,刘士卿都没有笑,这个学生他认识,是那三十几个向他提出挑战的学生中的一员,叫做余胜民,来自陇西省。陇西省是华夏最不发达的省份之一,余胜民又来自这个最不发达的省份中一个最不发达的县,老家属于全国贫困县,全村老少吃水都有很大的困难,温饱都成问题。余胜民能够走出来,考上水木大学,中间又该付出比同龄人多少辛苦。

另外,刘士卿没有笑,还有一个原因。余胜民演讲的时候磕磕巴巴。又带着浓重的乡音,一般人听他演讲,都只会注意到很表面的东西。比方说遣词造句是否准确,重音了,语调了,语法了等等,却很少有人去注意他的演讲内容。刘士卿恰恰就是注意到其演讲内容的人中间的一个。

第一个。上台演讲的乖生,从头到尾侃侃而谈,但是言之无物,所说的应该是从刊物上或者报纸上找到的一篇文章,自己整理之后形成的演讲稿。相比之下,余胜民的演讲稿则是完完全全的原创,更重要的是。余胜民在这片演讲稿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对未来汽车工业发展、走向的看法,显得很稚嫩。但是处处闪烁着亮点。

别看刘士卿的外语说的贼溜。英语、法语、俄语、日语等多种语言不在话下,但是他从来不把外语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人才的标杆。余胜民英语水平不行,很容易会被人一棍子敲死,但是刘士卿根本就不关心他的英文水平是高是低,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言之有物,能够有自己思想,能够开拓创新的人给他当员工,余胜民显然符合这样一个特点。

“俊姊,你去把余胜民叫来,我要和他好好谈谈。”刘士卿吩咐道。

陈俊伟点了点头,顺着走道迎向了余胜民,把后者叫了过来。余胜民一听是刘士卿叫他,显得很拘谨。他的家境并不好,人也不帅,唯一能够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他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学习成绩从来都是全班全年级全校第一名,高考的时候。他更是以陇西省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到了水木大学,和刘士卿做了校友,而且还在同一个学院里面。

余胜民最佩服比自己学习成绩好的人,他挑战刘士卿,并不是想打败刘士卿,只是想知道自己和全国高考状元差距在什么地方,从内心深处来讲,刘士卿就是他的偶像,再加上刘士卿报到的头一天,余胜民就亲明目睹刘士卿拿出来了一张面值四千万的现金支票,对刘士卿就更加的崇拜了,或许说崇拜有些过了。但是余胜民在心理上,是亲近刘士卿的。

“刘士卿,你找我?”余胜民极力让自己的话向普通话靠拢,不过乡音难改,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做到的。

大礼堂内,演讲比赛仍旧在继续,这里显然不是说话的地方,“余胜民,咱们到礼堂外面说话吧,我有几件事想问问你。”

余胜民跟着刘士卿出了礼堂。陈俊纬和陶恨天也都跟了出来。夏康甜、王馥佳和郑立三个也因为刘士卿的离开,心也跟着飞了出来。

“能把你的演讲稿给我看看吧。”刘士卿唯恐自己听错了,还想确认一下。

余胜民连忙把演讲稿取了出来。递给了刘士卿。刘士卿仔细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