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 (第1/4页)

吴三桂淡淡道:“吴某不过是一介武夫,为了一个女人不惜让数万将士抛头洒血,最后依旧是两面三刀,为人所不齿!”说着狠狠瞪我一眼。

这是个认错的态度吗?

颜真卿听得满头雾水,只得敷衍道:“呵呵,惟英雄方能本色,吴兄好气魄。”

这时张择端跟我说:“小强身为仙庭代言(那会就有这词了?),必是书诗双绝,不知有什么大作传世,也好让我等瞻观学习?”

挤兑我?我尴尬道:“这怎么话说地,我就是一白丁”书诗双绝有叫小强这名的吗?张老头也真够木的。

张择端还想再问,颜真卿已经看出我有点不自在了,急忙打圆场道:“小强贤弟真是谦虚,日后再行领教。”

上了车我回头跟张择端说:“张老,您那幅《

河图》传到后来好象已经有点不全了,您是不是利用来一幅?”

张择端毅然摇头道:“同人不同画,那是画师的基本操守。”后来我琢磨了一下他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一个画家如果凭借一幅作品成功了以后,如果只会不断重复原来的内容地话那是对艺术生命的浪费。毕竟艺术家是要搞创作的而不是搞制作的,看来想让老头重现《清明上河图》不大现实了,就算能画出来也会灵气不足。

张择端望着车外的车水马龙痴痴呆呆道:“此间繁华,就可入画。”

我吓了一跳,忙说:“您别把灵感浪费了,想去人多的地儿一会我带您去富太路,或者晚上咱去酒吧一条街。”想想也挺有意思,张大师要是在我的引导下画幅《富太路淘货图》或者《酒吧一条街寻美图》。那我那我就成民族罪人了。

张择端根本没听我在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望着外面发呆,颜真卿道:“不要打扰他,绘画讲究浑然天成,契机一点。”

张择端冲颜真卿微微一笑表示感谢,又进入发呆模式。

到了校门口,颜真卿忽然大喝一声:“且住!”

我猛一踩刹车,吴三桂脸色大变。下意识地去腰间拔刀,一边警惕地四下扫视,沉声问:“有埋伏?”

张择端也从沉思中惊醒,揉着额头问:“怎么了?”

颜真卿把脑袋探出窗外。看着天上我们学校的校旗陶醉道:“这是何人所为?真真称得上书画双绝,嗯,一行字居然用了两种笔体,前三字是模仿书圣王右军地,后三字却不知是哪位圣手的,却也自成一体”

张择端把头从另一边窗户上伸出去,接着说:“难地是那画也形神并茂,张狂如吴(道子),情态似阎(立本)。妙哉!”

我五体投地,说:“两位都说对了,我们这旗是四位大大合作的,前三个字不是模的,那就是王羲之写的,后三个字是柳公权改的。至于那画”

“哎哟,王右军真在这里?”

不等我把话说完,稳重通达的颜真卿立刻叫了起来。

我们刚一下车迎面过来一个老头,我马上指给他们看:“那是茶圣陆羽。”不等打过招呼,我又指着另一个戴着老花镜夹着笔记本刚和孩子们一起下课地老头说,“那位是神医扁鹊,另一个神医华佗在校医室呢。”扁鹊现在在和低年级的学生们一起学习拼音和简体字。

路过大礼堂的时候我们见到了吴道子,老头戴着报纸叠成的帽子正站在梯子上给我画穹顶,阎立本在墙那站着画孔门七十二贤,我觉得大家都是同行很有必要介绍他们和张择端认识认识。阎立本冲我们招手道:“等会啊,我把颜回画完,就几笔了——”

颜真卿叹为观止:“你这真是群贤汇萃啊。”

我拉着他说:“走,我给你找王羲之去。”

到了阶梯教室,王羲之和柳公权正在忙得不可开交,王羲之写地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柳公权写的是:艰苦朴素活泼上进。这些作品以后将在每个班都来一对,这也是我想的权宜之计,字写得再好,这种内容大概不会被认出来了吧?当然这也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新校区有好几面碑等着他们拓呢,现在也就是练练字。

不一会吴道子和阎立本也到了,诸位大师相见别有一番热闹,这里就张择端最小,他跟大家一一见完礼,搓着手说:“各位兄长,咱们在此相聚很是不易,我倒想起个题目来。”看得出张大师很是兴奋,一改刚才的木讷。

阎立本和吴道子齐道:“哦,贤弟请讲。”

张择端道:“我朝时,圣上徽宗帝曾出一题叫‘踏花归来马蹄香’,以画作展现当时情景,尤其是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