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吃过晚饭石坚告辞,可到了门口吓坏了,原来还有许多人堵在严家门口不肯散去。他头一缩赶忙回来。

没有办法,只好回来继续和严知府聊天,幸好严知府学问也不错,范仲淹就更不用说了。可让他们敬佩的是这少年果然名不虚传,谈话间无论经史子集,信手拣来,而且往往独辟见解。他们不知道石坚前世就对文学精通,现在为了在这时代有所作为,也为了写好《资治》,可真是看了不少书,加上他记忆力出众,现在他所学一点也不弱于范仲淹,更在严知府之上。又带着多出近千年后世对儒学的见解,谈话间已隐隐在范仲淹之上。

但这两人不吃味,人家都让官家称为圣人了,没有学问怎可能?

这时月上柳梢,三人学问都不错,有了知已的感觉,谈兴正浓。只有那两个公公虽然敬佩石坚真有学问,让这两个才华过人的大人也敬佩,同意他的观点,可他们对这此经义不感兴趣,连连打着哈欠。红茑和绿萼都认识不少字,可三人谈得是经义中最深奥的东西,她们也听不懂,只知道少爷不简单,在旁边不但不觉得困,反而眼睛都亮起夺目的神彩。老太太也是,她是高兴。

这时,家丁禀报,说婉蓉姑娘求见。

严知府听了大喜,说:“快快有请。”

范仲淹和两个公公莫明其妙,什么样女子让这儒雅的知府如此惊喜?

只有石坚想起刚才隐隐人群中说他比婉蓉长得还要俊,听他话音这婉蓉是一个名妓。一名妓女罢了,何必如此激动?不过自古扬州出美女,难道这个婉蓉是李师师、陈圆圆一样容貌惊人的女子?

好玩不好玩,好玩再砸一票,砸死我上头那个1910。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婉蓉

更新时间:2010…6…26 8:08:46 本章字数:4210

严知府看到他们的神情,解释道:“石学士、范大人,这个婉蓉姑娘虽出身倡门,可品行高洁。她本来是大名保定人。去年随父亲来扬州经商,可是其父遇到扬州的繁华,把持不住,染上了嫖赌的恶习,欠了许多债务。婉蓉看到父亲被人追究债追得没有办法,于是和她的丫环小茹坠入绣红楼做了乐妓,以卖身钱帮她父亲还债。后来他父亲羞愧之下不知所踪。这个婉蓉姑娘人生得好看,还弹得一手如同天籁般的琴,很快就在绣红楼打响了名声,最难得她虽入红尘,但品行高洁,从来不留客人过宿,海客沈曾出五千贯的天价买她的初瓜,都被她拒绝。在这一点上她和石学士有着异曲同工的味道,她说过钱是好东西,但处理不当,反而是一个祸害。”

老太太听了连说这是一个好姑娘。石坚心中又鄙夷了老太太一次,他知道老太太因为有了自己这个孙子,听到那个人孝顺,就认为那个人好,何老四差点使自己几年心血白废,她还逼着自己代何老四求情。

正说着,两个少女走了进来。前面的少女大约在十五六岁,穿着一身淡紫色绣菊花压金镶边的裙子,大概夜色来临有些寒气,外边还套着一件粉色格条纹夹袄。她走路姿态娉婷安祥,脸似白玉,眼似黑珠,身材也十分地匀称,让人觉得她美丽的外表中自然而然透露出一种高贵不可侵犯的气质。她打扮也很朴素,只是在脸上淡淡抹了层红脂,手腕上戴着一对碧绿的手镯,越发映衬出她皓腕晶莹剔透。她后面一个年纪更小的姑娘,长得也清秀,只是无论容貌还是气质比起这个少女都差上一大截。她大概就是严知州所说的那个丫环小茹。

见了这样的人材,石坚、范仲淹都齐声在心中喝了一声彩。老太太更是欢喜得眉毛儿皱在一起。

婉蓉来到众人面前,首先她向老太太行了一个大礼,说:“奴婢见过老夫人。奴婢早听过老夫人的大名,老夫人品德端庄仁慈,晚年遭此巨变,依然教出一个天下为之称奇敬佩的孙儿,奴婢仰慕万分,今天一见,是奴婢三生修来的福气。”

这一句话连夸带捧,将老太太乐得不知东南西北,笑呵呵地说:“老身也听过你的事,你也是一个好姑娘。”

然后她才一一按照年龄并不是按照官职大小行礼,这使人更觉得她不吹捧拍马。

最后带到石坚面前,说:“奴婢更是对石学士仰慕万分,今天得见石学士也是奴婢三生修来的福份。”

石坚终于明白过来,哦,感情她也是为好奇心冲自己来的。他现在都被这些粉丝们烦死,没好气地说:“小子只是多读了一些书,看到小子也是正常不过的事。和州还不知有多少人看到过小子,难道他们都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