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石坚又写道:夏大禹,孔仲尼,旦姬,杜甫,刘禹锡。

这一联看似不奇妙,只是几个有名的历史人物,可这些人物全是谐音,又让这三人皱起眉头。

石坚这写道:家住长安,出仕东安,貌比潘安,才比谢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这首对联连用两个地名:长安、东安,两个人名:潘安、谢安,最後两句用《论语》中孔子的名言,十分贴切。

三人看到这上联眉毛抓得更紧。

石坚又说道:“还有两个对联,我也对不出。”

说着他写道:蜂巢蜂树结,风吹枫叶掩枫门。

一联狂风大作,也将所有人全吹得眼睛发愣。

石坚又写道: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呼锡壶。

这一个下联更是将众人头脑搞得稀里糊涂。

石坚向众人一拱手说:“这是下官出的五个联子,要是有谁能对出其中一个,下官将为他送上一首词作。”

众人听了不由激动起来,石坚写的字词,现在价值几何,无市也无价。而且这五个联子也是石学士自认对不出的,如果对出了立即名闻天下,就象他结拜的那三个哥哥,现在都成为地方名流。

PS:小弟也不知道答案,那位书友有本事对出,请写在评论里。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波士

更新时间:2010…6…26 8:08:58 本章字数:5919

绿萼轻轻地摇着他的胳膊肘儿问:“少爷,是不是真的无解?”

石坚只是微笑,没有回答。

不过看他的样子,这几个人都知道他是有答案的。

晏殊则是一脸幽怨地望着他,蓉郡主气得牙真咬,婉蓉也是气乎乎的。

石坚冲四周的人一拱手说:“下官讲话可是算话的。谁先答出下官为他作词一首。”

小晏看他要走,一把拉住他,说:“今天你不准走,不把答案说出就不许离开。”

然后他还冲着四周的人群问:“你们说是不是?”

靠,这个举止文雅的小神童什么时候学会利用群众的力量?

这些人中间大多数对文学略有一点精通,看到这样的好联子,没有上文或者上文,都急了。一起跟着晏殊附和。有的还举起手臂,高呼石坚不准卖关子。

蓉郡主则是咯咯地笑。

石坚大汗,他想了想说道:“众位,这样吧,还有十天时间,有谁得到答案本官承诺还是算数的。要是实在没有答案,本官把答案帖在我家外边的墙上可好。这也算是为文坛增添一份佳话。”

既然知道能获得答案,群情这才平息下来。石坚转向晏殊说:“我说晏大人,你干事也不厚道啊。”

晏殊一挺胸,他说:“怎么的?还想和我动手?谁叫你吊我胃口。”

石坚说我还真是无耻啊,你都正好三十岁,我才十三岁,你还好意思要和我动粗,我是你对手吗?你怎么不和小茹说这话?于是他对晏殊说道:“晏大人,本官再送你一联。”

“好啊,”晏殊抚手赞道。从石坚嘴里出来的对联还能是凡品吗?

石坚说道:“一二三四五六七。”

晏殊一听说痒痒的,这个上联出得更古怪。前任宰相吕蒙正在没有发迹前家里不好,他曾写过一副对联:二三四五;

六七**。

横额:南北

这副奇怪的春联在家门口贴出来以后,不大工夫,就围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大伙儿莫名其妙,猜不出对联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搞了好久人民才弄明白,上联少了一个一,下联少了个十,横联少了一个东西,意思是缺衣少食,没有东西。被传为佳话。

现在石坚又出了这个数字联是什么意思?他好奇地问道:“下联呢?”

石坚说:“下联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

晏殊品味一会说:“也行,可没有吕相那副对子好。”

这时石坚又说:“我还送你一逼对联。”

“好啊。”

“呆子吃杏,上一口,下一口问题不大:”

“下联呢?”

石坚说:“什么设宴,头一日,中一日。”

“怎么搞出一个什么设宴出来了,不好。”

这时蓉郡主和婉蓉早就笑得透过气。

终于晏殊也明白过来,哇哇叫道:“好啊,你竟敢取笑我。”

追着石坚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