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页)

真宗听了他终于肯答应帮朝廷做事,十分高兴,说:“这个没关系,但这次回去守孝可不能再用一个白衣的身份。”

“臣遵旨。”

真宗又对太监说:“叫他们进来吧,朕有旨要宣。”

太监知道他所指的是这些还站在宫殿外面的大臣,于是把他们喊进来。

真宗当着众臣地面说:“石坚接旨。”

石坚跪下,说:“臣遵旨。”

“加石坚太子太保、工部尚书,知中书侍郎。”

众大臣听了丝丝倒吸了口冷气,这些官职无不是二品,甚至从一品地官职。石坚才多大。他们全看着这少年是如何应对,在他们心目中石坚一定会拒绝。

可是没有想到石坚却答道:“微臣遵旨。”

他这样做为寇准也是真,可为自己也是真。自己再次进入朝堂后,还不知道丁谓什么时候垮台,手中没有实权是不行的。

真宗说:“祯儿,石侍郎,你们过来。”

石坚和赵祯对望了一眼,走到真宗地身前。真宗将他们的手拉在一起,说:“朕眼看不行了。”

石坚和赵祯都连忙打断他的话:“陛下,你现在精神好转了,很快就没事了。”

“父皇,你会没事的。”

真宗用手抚着他们的头说:“你们都是好孩子。”

然后望着石坚说:“还有,石坚,你真是我们大宋福星。随着你出现,大宋有不少子民都因为你过上好日子,朕都知道,最难得的你不贪功。可惜朕看不到你长大的样子,只有太子才能得到你的帮助。低估愿意帮助他打造一个辉煌的大宋吗?”

石坚站起来说:“微臣在这里向天发誓,此生帮助陛下和皇太子铸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盛世,石坚誓不为人。”

真宗听了很高兴,说:“很好。很好,那样朕就可以安心地去了。皇太子就教给你了。”

大臣听了差点晕死。真宗在唱得那出戏,临终托孤,竟然将石坚比作了霍光、诸葛亮之类的人物,可这石坚虽然才学过人,可岁数也太小了。

石坚答道:“微臣不敢担当此重任,但是微臣发誓一定辅佐好太子殿下。”

真宗看了看两个少年,站在一起,都是一般地英气逼人,脸上终于泛起笑容,说:“石侍郎,你不用过谦,朕是看好你的。”

说到这里,他望着赵堇,又望着老八和他的女儿赵蓉,这时他回光返照,脑子很清醒,想到以后石坚和他女儿以及侄女的纠葛,不由抓了抓头,想了半天,说:“朕还要说一句话。你们都要听好了。”

这些大臣见到他虽然精神气很好,可脸上泛起一大片潮红,知道他已经没多长时间留在这世上,现在他每说一句可以关系到以后几年大宋的去向,全都答诺。

可以真宗却说出了一句让他们所有人都差点晕倒的话。

进V了,以后一天两更,字数要九千字左右,时间在晚上一点,下午四点。如果可能会三更,一万三千字,特殊情况除外。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特权

更新时间:2010…6…26 8:09:06 本章字数:6764

真宗说:“朕要和你们说的话就是石侍郎自幼就是自学成才,没有人指导,他有些事不合礼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山寨,众卿不可谏。”

不可谏,那不是石坚欲所欲为?

丁谓走上前说道:“陛下,这个不合礼制。石侍郎既然位居朝中重臣,本人也写出《资治》,不是不对礼制不懂,怎可如此优柔?”

真宗此时是回光返照,脑子也清醒过来,他看着丁谓说:“丁谓之,朕不是叫你到通州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这些大臣面面相觑,有些也看不惯丁谓的大臣面上都露出古怪的笑容。

丁谓也羞恼尴尬地不知怎么回答是好。

真宗又说:“你们再想想,石侍郎现在是年幼,可做了多少事情。”

听了这句话,即使是丁谓亲近的人也默然不语。学问自然现在无人敢和这少年比拼,或者有也难免落得辽国去和州那几个使者的下场。可要比功业,也只有寇准一人凭着澶渊之盟,没有使宋朝沦为半壁江山才能和他一比。这少年唯一欠缺的就是他的年龄和资历稍稍了一点。真宗这句话不但问倒了丁谓,也使其他人都不能回答。

如果是寇准和范仲淹在这里,他们还能说:“陛下,石不移纵然立下再大功劳,也是陛下的臣子,祖宗立下的礼制还是要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