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是不成体统,二是也不好意思开口。刚才她们与赵祯还在谈论这个问题。

赵祯一拍胸脯说:“大娘娘,小娘娘,这件事包在我身上。反正石侍郎是山寨版。他自己也不会再乎这些礼仪的。”

所以现在赵祯开口相求。有人说知子莫若父,他却是反过来了,叫知师莫若徒。石坚挠挠了耳朵说:“微臣可有言在前,微臣这画不是传统画法,而且微臣并没有在画上用过多少功夫,画得不好,还请两位皇太后太妃不要生气。”

刘娥听了大喜,说:“不会的,不会的。”

听到石大人要作画,立即来了不少宫人。在这些人眼里石坚几乎无所不能。不看到,小巧儿的死。那么神秘。人家破案就象破得玩一样,凶手不日就要辑拿回京。当然这也是石坚嘱咐刘娥放出的风声。否则现在宫里崩得就象拉紧弓的弦。早迟要出事。这个风声放出,也让宫里的人安心下来。还有一个目的,也使某些人能暴露出来。

石坚先替刘娥画了一张。当然画像上刘娥要稍微年轻一点,还可以依稀看出当年俏丽的影子。只是眉宇微蹙,有些忧虑。也有些威严,可这样一来却将刘娥忧国忧民地神态恰到好处表现出来。

刘娥看了画像,喜得连嘴也合不上。然后石坚为杨太妃画了一张像。和刘娥地威严不同,他让杨太妃这张像上的面容露出一丝淡淡地微笑。这样一来,显得她幽静慈祥。这两张像画得栩栩如生,就连赵祯也在一旁看得眼热,要石坚为他也画一张。

其实相比于石坚写的字,他的画作真是不入流。不过好在这时候就连西洋也没有这种画法出现。好坏没有人敢品论。反正他们都没有见过这种画法。只觉得很像,比吴道子画得还像。那么他的水平也就在吴道子之上了。

听了他们的议论,石坚大汗。和吴道子比?幸好还不能反穿越。否则还不让那些愤青用口水掩死。事实在后世也有人对石坚地画作作了一个公正的品价,说他画如其人,开创一个先河,发前人所不敢想。但其画意单薄,美中不足。这还是看在他一生成就简直堪比太阳,光耀千古,粉丝太多。否则品论还要更差。

石坚也给小皇帝作了一幅画。其实小赵祯不是一个笨蛋,他知道自己和石坚亦师亦友的关系。特别是周怀政谋乱那些日子,石坚虽不在京城,可赵祯还记住石坚说的要低调的话。主动到真宗面前求罪。并说自己一点也不知情。加上李迪在一旁帮腔,才没有被丁谓等人进谗言搞下来。这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真宗只有他这一个儿子,否则就是那样也很危险。其实他心里有着一杆称,一直记住石坚和李迪的好处。因此他才说自己可以向石坚求画。事实后来刘娥死后,赵祯也一直对石坚很依赖。否则石坚早就被那些人搞得半死了。

连画了三幅画,而且还是不能大意。这可是为天下最尊贵的三人作画,石坚力求作出最好的水品。加上他今天身体没有复原,三幅画画完后,他额头上汗水都涔了出来。刘娥立即命他坐下休息,还叫人拿来果子和茶水供他饮用。

刘娥这才叹道:“石侍郎,你看先帝才去两个月,这宫里就变得冷清清地。你说剩下的日子叫哀家怎么过。”

石坚揖了一礼说:“非也。先帝仁慈,先去后天下万民哀悼。可是太后同样英明,圣上虽然年幼,可心肠仁慈,将来必是一位仁主。宫中与朝廷很快就能再次兴盛起来,而且还会超过以前。只是现在宫里让三位圣人感到压抑,是因为余孽未除,圣上不安。此乃微臣失职之过。”

“这怎可怪你。只是这些罪人太狡猾。这次幸好你回到了京城,否则凭着那些贼人的手段一般人还真破解不了。”刘娥连忙说道。事实她在心中也这么认为地。

石坚又是一拱手说道:“微臣在此也要恭喜太后与圣上。”

“哦,有何喜可贺?”刘娥问道。

石坚从容说道:“一是那天晚上三班人恰巧会聚一起,反而使贼人失去发难机会。二是不管是那个贼子都没有得逞,反而因为此事暴露了自己,现在给了微臣一一侦破击拿的机会,否则暴起发难,造成的后果反而更坏。这也是先帝在天之灵保佑着我们大宋,不让这些贼人伤害到。”

这一句话才让刘娥转忧为喜。她说道:“你这孩子,说话硬是中听。”

她这时高兴,连四川方言都带了出来。

然后她才说道:“昨天曹将军向哀家禀告那两个贼人在边关被抓住,他们也承认了巧儿是他们杀的。听到这个消息,堇公主又是哭泣又是高兴,闹了半夜都没有入睡,你去请安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