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会引来人解救他。

这三只大狗中一只将他背上的小包咬下来,放在地上,还向四周人观警觉地吼了一下。然后三只狗狗又冲这个小偷轻蔑地吼了一声,骄傲地离开了。

后来人们才反应过来。这就是养在石大人家中那三只藏獒。这件事很快被当作花边新闻刊登在报纸上。惹得赵堇听了后,每天都要到石坚家中看它们。这件事还造成一个结果,藏獒的价格硬是提前了近千年被炒作起来。达到了几千贯之重。那些大户人家都以养一只藏獒为荣。

现在不但人们称这三只狗狗为忠犬,还有人称它们为神犬。石坚听了也笑笑没有说话。事实将来藏獒也被世界所有人都称为东方神犬。

另他还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他那篇《论白话文地可读性和可行性》在报纸上越吵越烈。反对地人也有不少,支持的人也有不少。事实上石坚早几年写地《三国》《西游》《红楼》已经算是很接近白话文了。还有许多人持观望态度,他们说白话文虽浅显易懂。可没有很好地笔力,难免会流之于粗鄙。这一类人就包括王曾。

王曾地一个门生曾经不解地问他:“王相,晚生看石大人那篇用白话文写的《荷塘月色》的确写得很好啊。”

王曾苦笑,他说道:“这篇文章本官也看过,是写得不错,但你们有石大人他那种对文字的组合能力?不要和他比,他不是人。至少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正常地人类。”

这个学生也是大笑。

终于朝廷对延州将士的嘉奖决定了下来。这次最大的受益就是范雍、朱氏父子,还有狄青他们,都成了副将,参将之类的武官了。至于石坚果然赏无再赏。再赏他就成了宰相了,还要不要去延州?然而在那次朝会上。石坚对着狄青他们问道:“你们这一次为什么以那么少的兵力守住了延州城?”

赵祯他们都是一愣,这个问题可以私下里问,他怎能搬到朝堂上。

狄青答道:“因为朱大人和范大人很勇敢,所以下边士兵也都勇敢,才一次次打退夏州人的进攻。”

石坚点头道:“嗯,也对,将领英明勇敢,士兵不怕死。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说着他还向赵祯要了一支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大饼,但是这个原因只占了四分之一地空格。

石坚转向朱恨朱耻,这两兄弟想了一会,朱耻说道:“还有一个原因,延州城有许多物资,特别是那些守城的器械,也功不可没。”

石坚再次点头说:“良好的后勤也很关健。”

说着他再次画了一个空格,只是这次占的份量更少。

朱恨说道:“我还想起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朝廷大军赶来。虽然他们很懦弱。但他们不赶来,延州城早迟还会破掉。”

石坚点头:“强大的国力。也很关健,而且各军之间地协同作战非常重要。”

这一次他画的空格比第一个将士勇敢的空格还要大。

然后石坚望向崔灭狼。小崔思考了一下。说:“石大人的提醒和策谋也很重要。如果不是第一场夜袭的胜利,士兵的士气没有那么高。”

石坚也不谦虚,他说道:“将领的谋划确实重要。所以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那时本官离延州不是千里,而是几千里。”

朝堂上一片哄笑,不过都承认这少年的本事。石坚又说道:“因此这场战役本官地功劳虽有,但也不是那么大。”

说着他又画了一个空格,只是在这几个空格里最小。但这个大饼上还留着一个空格,和他说的国力一样大。这时候石坚转向了丁杪。丁杪也答道:“我记得大人教我,人们的力量是最强大的。这次要不是延州城的百姓帮助,延州城不会守那么长时间的。”

果然石坚在最后那个大空格下写上人们两个字。然后石坚又问道:“本官问你,这些百姓中有什么种族的人?”

丁杪想了一会,说道:“大多是我们宋人,也有少数蕃子,还有党项人、回鹘人,甚至还有羌人、契丹人,还有极个别北方的游牧民族。”

石坚知道他说的就是北方的蒙人。

这时他才说:“启禀圣上与皇太后,对待外族人政策很重要。当然国力大了,自然不怕他们有图谋不诡地心。但即使这样征讨多了,也极伤国力。因此不能太强硬。太过优柔也不行。安禄山之乱可以借鉴。臣听说西北地一些官员对待蕃人很岐视。然后蕃子强大了再感化,怀柔。这样不好,这是在逼着他们想方设法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或结盟变得强大。这也是李氏一族很快崛起的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