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局面。他也是黯然神伤。为了今天的大好局面。有多少壮士不惜牺牲,就连自己也几次命悬一线。可是马上就可能化为乌有。

听到这里,吴昊突然说道:“其实还有一条方法,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石坚好奇地望着他,问道:“什么方法?”有所不授,况且石大人在临走时还说过,不到石大人收复西北时候,朝廷不得干涉石大人在西北的一举一动,石大人可以以此为理由。留在西夏,然后灭掉西夏。挟大胜之威,取而代之。那么石大人主掌全国大权,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何必这样畏首畏尾?”

吴昊还没有开口,石坚就知道他说不出什么好话来。他微微一笑说:“如果宋朝士兵与西夏士兵单打独斗,谁厉害些?”

吴昊说道:“我说一句实话。就是西大夏士兵下了马,宋兵与大夏士兵交手。估计胜面也不会超过三成。”

石坚又说道:“那么为什么这次元昊会输得如此?”

“那是石大人的智谋过人,所以元昊才输的。”吴昊说到这里。他还看了一眼梅道嘉,想到这个名震中外的少年竟然在十三岁时。那时候宋与西夏还在蜜月阶段,他就布置策划此事,他也感到恶寒。就是元昊再英武无敌,在这样的智谋面前,恐怕也不是对手。

石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许保安军之战,与马头山之战,还有本官连下绥静宥三州,就连种大人指挥的天都山之战,都与计谋有关。可是金明寨一战,全部是硬碰硬的。为什么金明寨子每次让西夏攻得摇摇欲坠最后还是保住了。这是一种精神,正如刚才苏典观所说,这是士兵保家卫国的精神。这样一支部队才是真正地王者之师,那怕他们战斗力稍弱了一点,可是他们能拼命。带着这样的一支部队,本官才能百战百胜。”

“一是本官没有这样的野心,也许本官性子疏淡了一点,在本官心目中,也很想每天陪着妻子逛逛大街,然后陪朋友喝一点小酒,聊聊家常,下几盘棋。但是为了与本官流着同样血脉的人们,为了我的同胞更加强盛,不再受外族欺侮,所以本官这才出任朝廷官职。也因为本官这片赤胆忠心,所以士兵才甘心为我所呐喊的话语,吴昊不由惭愧地低下头颅。

“如果本官按照你这样做了,士兵就不会再为本官卖命,那么本官手中的军队也就不再是,现在这支敢打敢拼的王者之师,那么到那时候本官有什么本事,能取而代之?”

实际上石坚这话说得完全正确。虽然刘娥野心是大了一点,但她治国确实有一手,朝中清理了丁谓之后,陆续提拨了一些名臣。就是吕夷简因为种种与他走上对抗的道路,而且此人心胸狭小,可并不是象丁谓那样昏暗,就是他打击对手时也只是将他们下放,并没有象丁谓那样狠不能草除根而后快。总之,现在宋朝还处于上升阶段。

这时候石坚想要造反,十有**会失败地。

、石坚说完后,又说:“现在我们来谈谈你如何处理的事?”

吴昊脸色一下子变得灰蒙蒙起来,他搭拉着脑袋说道:“我知道,本来我就命悬一线,加上那个苏典观说地话,我是不指望石大人放过我官就没有准备放过你,这就象一辆全速行驶的法拉利已经冲出了悬崖,无论后面是有人拉还是有人推。都改变化不了你的命运。”

梅道嘉好奇地问:“法拉利是什么东西?”

石坚大汗。刚才他说错话了,连忙搪塞道:“就是一辆豪华马车的名字。”

梅道嘉才明白过来,这样一辆马车掉下悬崖的速度有多快,不但苏仕国推了一把,就是拉了一把,都是于事无补。

石坚说道:“一个民族地兴起,是经过无数次地机遇,想当初我们地祖先还在茹毛饮血时,随时一个灾难,就能将他们湮灭。经过了数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进化。终于成了今天天下人口最多,也是最富裕地民族。孔子曰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其实每一个都有他的长处,他地短处,也就是说都有他的可取之可是朝廷不可能将每一个人都重用的。这天下人都是士大夫,那么还有人去耕地?去织布?去生产?象你这样的人在大宋又何其之多?比如我的谋士申义彬,还有梅道嘉,以及刚才那个苏仕国,他们地才华都在你的左右。这还是因为他们运气好,遇到了本官。否则他们也会湮灭在历史上。如果每一个人都象你和张元一样,因为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就去投靠敌人,甚至为了证明你们的成功,拿自己的同胞鲜血来表现你们有本事,那么这个民族很快就会变得羸弱,严重的都可能象那些在历史长河里。永远消失的民族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