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 (第1/4页)

�稹!�

刘娥眼睛闪过一道厉光,她说道:“你是说石不移后来的辞官,以及今年恐吓大臣是为哀家所逼?”

赵祯连忙说:“孩儿不敢。孩儿的意思是石大人本来是一个性格柔和的人。不过他所图甚远,智计过人。朝中许多大臣又不知道他地用意,他又在不在朝中。结果朝中众臣干涉,将他的安排破坏。”

说到这里,他索性一股脑将心中所有的疑惑全部说出来:“还有,吕大人是一个干臣,这一点石大人也向孩儿提过。他说过现在朝中最有才华是两个大臣,范仲淹心胸坦荡,气节高昂,只是所图太远。吕大人虽然心胸狭窄了一些,可是谨慎小心。而且原来吕大人与石大人关系还很好。”

他指的是原来在破获天理教谋乱之事上,两个人还合作过一段时间。后来硬是刘娥指使吕简夷,站在石坚的对立面地。

“孩儿也知道,母后的用意是为了制衡。但现在石大人所在陕西,面临地敌人十分狡猾,他没有指望朝廷帮助多少。可我们也不能再拖他的后腿。”

刘娥问道:“这一次他回来后,哀家也没有管过他。反而对他上书地奏陈,言听计从。你何出此言。况且他迫于军事,不能完婚,哀家也同意_儿与蓉儿到他身边陪伴于他,自古以来,有那一个大臣有如此优柔过?”

赵祯听了苦笑,陪伴?天知道是谁陪伴谁?

他说道:“孩儿的意思,是不是在他没有消灭元昊之前,母后对那些大臣暗示一下,叫他们不要再噪刮。”

事实也如此。现在没有大臣敢提将石坚调回来了。否则他们地下场也许会和夏竦一样,流放到两湾大陆。但在后面的小动作,还是不少。如石坚出卖矿山,硬是从他手里抢回来五百万贯钱。还有石坚安置蕃子,以及在辽国使的脸上刺字。这些都引起了许多大臣上奏,对石坚弹劾过。

赵祯说到现在的意思,是说石坚本来的脾气很好地,可现在变得如此暴臊,特别竟然派手下到众大臣家中警告。这也是诸臣的逼迫与刘娥的默许导致的。先是被丁谓逼死他的祖母。然后天理教事了,刘娥主动抬出吕夷简,让石坚看到了主动回家回避。而后到了陕西一再说不要干涉他在陕西的一切。可刚一取得大捷,就被调回京城。让他失望地说了一声:“草民累了

回乡。后来为救十几万宋朝士兵,甘冒奇险,吃苦,走了几万里地路,最后侥幸回来。就是这样,朝廷还是有许多人小动作不停。这确实对石坚很不公平。所以他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

刘娥笑笑说:“哀家也知道。不过皇儿,你也看到了,哀家这身体骨越来越不行了。也没有几年好活了。哀家在学唐太宗用李绩。”

李绩就是被后世歪曲的牛鼻子老道徐茂公。也是与诸葛亮、刘基并称为中国民间演义中地三大妖人。不过这三个人真实历史上本事都不小。李绩最大的功绩就是以七十三岁的高龄出征高丽,并且全部征服,完成连唐太宗都没有完成的心愿。当然他在征服突厥、平定薛延陀与帮助李家统一江山中也作出重要的贡献。为此,唐太宗曾多次称赞他,认为他“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古之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及也”。连千古一帝都作出如此的品价,可想他的本事。

因此,他甚得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地宠爱。特别是唐高宗对他更是恩宠。高宗举行泰山封禅大典,任他为封禅大使。途经他的故乡时,皇后武氏亲自去看望他寡居的姐姐,赐给衣物,还封为东平郡君。李绩不慎坠马伤足,高宗亲自慰问,并把御乘赐予他。永徽四年(653),唐高宗又命人为他画像,还亲自为他写序。高丽平后,高宗祭祀宗庙,“以李绩为亚献”。669年,李绩病逝,唐高宗闻之悲泣,葬日,幸未央宫,登楼望车怮哭。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山,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并令在光顺门为他举哀,七天不上朝。

然而,在李世民临死前,因太子李治无恩于李世绩,故意贬其为叠州都督,在李治即位后,将李世绩提拔为尚书左仆射,以示之恩。但李世民说过一句话:“李绩大才,朝中无人能制,如果要叠州无所怨言,可重用。如有怨言,杀之。”

刘娥这话意思是我要死了,这个石坚是留给你重用的。但赵祯性格温顺,心机单纯,远不如刘娥,加上他对石坚的信任,那时候石坚可以说真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如乘现在对石坚进行试探,这样还对朝廷忠心,刘娥自然可以放心以后赵祯对石坚重用。否则,她就会痛下杀手!

赵祯苦笑,刘娥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