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 (第1/4页)

如果他们这三天就会出现这情况。他们还能称为宋朝地精锐士兵么?

况且他们还经过了近半年地时间。近似魔鬼般地训练。虽然他们未必现在就能称为精锐地特别部队。可是他们也可以称为宋朝最强大地军队之一了。

可惜潘闾指挥水军还有一套。但也没有接触过宋朝西北地军队。如果张元现在亲自坐镇。他也许会提醒潘闾要小心一点。可现在张元还不能离开大洋岛。

两支船队一追一逃,在苏拉威西海追逐了两天后,到了第五天,渐渐接近了苏拉威西海的尾端。到了傍晚,他们一前一后,从苏禄国与棉兰老岛之间穿过,进入了苏禄海。

现在宋军表面上看起更加地狼狈,似乎随时就要大败似的。然而叫潘:郁闷的是,每一次到了关健的时候,宋军突然发力,使他功败垂成。不过他同时也感到高兴。象苏禄群岛上的苏禄国以及棉兰老岛上的蒲端等国,因为这次作

天理教搭成了合作协议,这些小国家主动为他们提供给,为了表示感谢,潘闾也拿出了一些掳掠过来的金银感谢他们。

这让这些小国家更加感到高兴。这次他们与天理教搭成盟约,天理教不但向他们提供了许多经济物资,还答应告诉他们造宋朝那种大船的技术,以后还在大洋岛上划出一部分土地与矿产转让给他们。另外还有其他种种好处。有地已经兑现,有的即将兑现。不过他们可没有想到有许多协议,也是天理教在忽悠他们。比如说天理教告诉他们造新式船只。可没有蒸汽机,还不过是原始地帆船。顺风还好一点,逆风航行还是很困难。就这一点,将严重的阻挠着他们以后航海事业的发展。况且这还要有一个首要的条件,天理教能够举事成功。

天理教也不想忽悠,可他们能买到蒸汽机,但也到蒸汽机的制造技术,这种技术现在被宋朝军管了,防范很严。但为了让他们参预进来,或者将他们拖下水来,反正你只要敢提,我就敢答应。以后会不会实现,管他。

这些小国家一直看着宋朝海客眼红,现在也坐在家里痴心妄想,指望着天下掉下来一块金砖。现在看到潘闾对他们也非常客气,那么既然人家客气来,我们也客气去吧。粮食不多,但能提供一点,而且我们也再次为你们增加一点战士。不看到两支宋朝船队都被天理教地人打败了,向宋朝逃去。

以后大海就是我们共同的天下,也要与天理教打好关系。

于是一路上又增加了近万人上来。当然这些人上来有什么用处,连潘:也不知道。

石坚在远处船头上也看到了这些小国家,或者只能称为小部族,向叛军提供的支援,他只是冷笑。这笔帐暂且记下,以后慢慢向他们算。

然而这时石坚又做了一件让余靖与包拯感到不解地事,他下令船只继续向西北方向行驶。当然这也是正常航线。可是他在内格罗斯岛上留下的那几千宋兵以及埋伏怎么办?这不是越行越远了吗?

余靖将这个问向石坚提出。

石坚反问道:“余大人,如果我们现在不往西北方向,而奔向东北方向,敌人会怎么想?”

余靖沉思了一会儿,立即明白过来。石坚现在命令船队伪装成逃命的样子,将敌人一步步带入包围圈。可是他们是在逃命,肯定会以最快的航道逃回宋朝。如果现在石坚命令船队折向东北,航线就变得远了起来。这几天地观察,敌人的首领也是一个富有经验的人,而且他的对手是石坚,那么肯定会怀。

“可是,”余靖刚要说。

石坚抢在他前面将他的问解答,石坚说:“不用担心,到时候会有人自动将我们逼到那道海峡的。”

“这是什么原因?”余靖好奇地问道。

石坚指了指远处惊慌而逃地海客说道:“余大人,你想一想,这一次天理教叛乱,为了向大洋岛提供富有经验的水手,还有海船,一些海客不得暴露身份。但还有一些海客继续潜伏下来,他们一是为以后在中原做内应,二是继续为天理教赚钱,提供资金。而且这些海客都有可能是天理教地核心成员。你也看到现在的大海上有多少海客。我们这次逃跑他们也看到了。而且其中肯定会有天理教地人。”

余靖还是感到不解。就是这些海客中有天理教的人又有什么关系,他们是货船,上面也没有多少人,更不会对他们地大军形成危胁。

石坚没有办法,只好耐心地给他们解释,余靖与包拯两人都长于吏事,但同样对战争不是很精通。石坚不得不临时教导一下,以便他们能学到更多的军事知识。

石坚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