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 (第1/4页)

石坚知道了具体的消息后,他没有耽搁。回到座船上,开始发布一道道命令。第二天船队继续顺着长江西行。只是到了长江后,大军下了战船。众人才发现石坚已经不在这支船队上,随之消失的还有五千最精锐的骑兵,以及朱耻、崔灭狼,还有新近让石坚看上的小将山遇农多、山遇金番、蒙衷。至于黄真文与海昌义留在大洋岛了。这时候萧小一才下达石坚的命令,让谢晓晨带领一万大军留在江宁府,向青溪方向进军。石坚也怕李织狗急跳墙,向两浙与福建路进军,将这两路溃烂。

虽然谢晓晨年青了一点,可还有尹、张方平两个智臣辅佐,一路上石坚还亲自点拨过他们,加上这一万精兵无论水战还是山地战,以及丛林战,都很精通,特别适合浙西福西一带山区地形作战。有这一万大军坐镇,最少会顶上五万江南军。

然后丁与萧小一带着五千人继续顺着大运河北上。当然也要保护公主她们。只是丁的妻子好奇地问道:“石大人妻哪儿去了?”

被丁痛斥了一顿。你管他到哪里去了?这个连我也不敢过问,你问做什么。不过他们都没有注意,赵蓉听到她的问话,在眼里闪过了一道厉芒。

———石坚又跑到哪里去了?呵呵,猜一猜?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六章 虎穴(二)

更新时间:2010…7…7 17:03:35 本章字数:9499

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只站在城头上,雪是茫茫的一片,可看不到万里长城。

河间府,依偎在黄河边上(现在的黄河从天津入海,与今天的黄河不同,入海口正好在两国边境线上)。这一天正是新年的第一天,果在往常,城内的鞭炮早就响个不停。原来契丹人经常越过雄州瓦桥关至霸州益津关的防线,来到河间府打草谷,后来从杨延昭在这里守了数十年后,硬是让契丹人不敢逾越一步,河间府这才渐渐繁荣起来。再后来石坚在西夏数次大捷,连雄州和霸州与契丹边境处,都没有契丹人打草谷了。

同时,也因为两国贸易量激增,许多货物从宋朝京城运来,在契丹南京卸下。然后从契丹再将他们的特产装上,带到东京。以至在契丹南京管理盐务的榷盐院(天津武清一带)形成了个小城。同时也因为从河间府到霸州大城是契丹与宋朝的边境线,因此只都要在这里停下检查逗留,为河间府带来了繁荣。

然而就是短短几月间,一切都变了。相于比河东路,河北路是最先失守的方。特别是那些真人一个个就象猛兽一样,就是整个宋朝最精锐的河北军,在他们手上也不堪一击。军队不得不转入城市防守。然而在契丹与女真的大军攻击下,一个个城池先后沦陷。然后连带着河东路也出了溃败。

或者承平日久,连让他们最骄傲的也是宋朝最强大的军队,现在也同京城的禁军一样,只剩下一个花子。可是河间府还在战斗。

他们倚靠着城池,还有火炮,还有后面坚强的百,一次次将敌人的攻城打败,就象座大山,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

然而当允言克己这两个宋朝皇室子弟带着大军前来,说现在朝廷已经不是赵家的天下,让一个人篡位了。这终于使他们迷茫,特别是这两个人带着朝廷的禁军向他们发起进攻时,苦苦支撑了个多月的士兵士气崩溃了。然后城池失守。

还好,这次契丹人的入侵,没有大肆屠杀掳掠,可还是当他们呼来唤去,动辄打骂。看着大街上到处都是穿着粗制的兽皮,长相凶蛮的异族人,居然让他们奇怪地这些人还说是勤王军。

虽然没有屠杀,可天生活在屈辱中,没有一个老百感到开心。于是在这个年里,就象全城人死光了似的,冰冷一片,连一声鞭炮声都听不到。

现在正在河间府的府衙坐着的五个人,却没有一个人考虑到他们的感受。

其中两个人,个勤王军的总指挥克己,一个副指挥允言。当然他们指挥指挥跟随他们前来的叛军还差不多,怕就是这个别想了,更不说凶悍野蛮的女真人,和契丹人。

还有一个人就是契丹的北院大王耶律韩八。这个人年青时就有大志,辽圣宗微服出猎,偶尔遇到他,看到他相貌非凡。就问他:“你是哪里人,来京城做什么的?”他就回答:“我是北院部人,到这里是想做官的。”于是辽圣宗奇地与他攀谈,一谈之下,十分心仪,恰巧有一疑案久未决,于是他断此案,立即断清,举朝震惊。

还有一个是一个汉人老头子,叫杨。如果是石坚那一定会大惊,这个人治尚简易,文才出众,因为官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