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定价 (第1/2页)

“太好吃了,原来瓜子还能炒出这样的味道!”

郭英和胖子等人一样,一尝就停不下来。

“这是五香味瓜子,以后就是我们的主打产品。

再加上原味、咸味、甜味,这瓜子的销路一定好。”

郭嘉把锅里的瓜子盛出来放到一个大搪瓷盆里。

之后重新把大锅放到架子上,下面的木柈子此时都变成红红的木炭。

重新烧水,实验成功,郭嘉加大份量。

各种调料的比例固定,随着瓜子重量的增加,跟着适量增加就可以。

这次不再是炒三斤五斤,直接就是一大锅。

胖子等人被郭嘉赶去继续晾晒新瓜子,郭嘉则是不停的翻炒瓜子。

原味的,五香味的,咸味的,甜味的,郭嘉每样都炒了许多。

“小嘉,现在也不做月饼了,要是没什么事,我就还去生产队干活了,这样也能多赚点儿工分。”

郭英看也没自己什么事,准备明天开始,重新去生产队。

“四姐,生产队你就别去了,那里活累,还赚的少。

你呀,接下来帮我包炒熟的瓜子。

如果卖的快,可能你一个人供不上,还得再雇人。”

郭嘉拿过来一个茶缸,还有油纸。

在炒熟放凉的瓜子里舀了一茶缸瓜子,轻微的晃一晃,茶缸上冒出来的瓜子掉落到大搪瓷盆中。

得到一满缸的瓜子,郭嘉把它倒在油纸上,然后包起来。

“四姐,看到没,就这样包装。”

郭嘉笑着说道。

“你这不行,油纸用的太大,浪费了,可以裁剪的再小一点儿。

聚少成多,节约出来的油纸,也是不少的钱。

还有这茶缸啊,你就那么简单的晃一下,没看还挂着尖呢吗?

要用一根筷子在上面刮一下,你看,一点儿都不冒尖了吧?”

郭英一边说,还一边把郭嘉手中的茶缸拿过来。

也是在大搪瓷盆里舀一下,用一根筷子做实验。

“还是四姐心细,那就按你说的来,但一定要保证是满缸的瓜子,不能给减量。”

郭嘉笑着回答。

“这个你放心,我不想多给,但也绝对不会少给。”

郭英说干就干,先是测试出包一茶缸瓜子最少需要多少油纸。

然后拿着大张的油纸进行裁剪,确实比郭嘉用的节约很多。

搬过来一个小板凳,郭英开始包装瓜子。

“小嘉,这瓜子你准备怎么卖?”

郭英一边打包装一边问道。

“原味的瓜子一毛钱一包!”

郭嘉不停的翻炒着瓜子,回了一句。

供销社里,炒熟的瓜子是5毛钱一斤,不过路边的个人小摊,大多是用茶缸做量器,一毛钱一缸!

实际上,价格和供销社里的差不多,一茶缸装的瓜子在二两左右,5茶缸就是一斤,也是一斤5毛钱。

可是个人小商贩们会在茶缸的底部垫上一块儿厚纸壳板,这样茶缸里装的瓜子就会少一些。

小商贩们就可以多赚一点儿。

奸商,奸商,无奸不商!

这种茶缸都是一个规格,郭嘉也拿炒熟的瓜子做了实验。

一茶缸瓜子是2两。

新瓜子水分大,郭嘉经过实验得出结论,平均需要2.5两的生瓜子才能炒出2两的熟瓜子,也就是一茶缸。

也就是一斤生瓜子能炒出4缸。

郭嘉定价一茶缸瓜子卖1毛钱,那么也就是说一斤生瓜子可以卖4毛钱。

从农户手中是7分钱一斤收上来的,加上运费差不多就是8分钱一斤。

炒原味瓜子不需要任何调料,烧柴都是上山自己砍的,不算钱,也就没有其他成本。

按照生瓜子来说,卖掉一斤瓜子可以赚3毛2分钱的毛利。

当然,这里面还要去掉人工工资。

炒瓜子、包装、再到去卖,这都需要人工去完成,郭嘉是都要付工资的。

“那这个五香味的瓜子呢?”

郭英比较关心这个最好吃的瓜子。

“五香味的瓜子两毛钱一包。”

郭嘉回答。

“我滴乖乖,一茶缸两毛钱,足足比原味的瓜子贵一倍啊!”

郭英咋舌。

“四姐,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