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越离奇。

凌云飞总算松了口气。不管怎样,有云家在中州罩着,他的处境还不是太差。

这天晚上,凌云飞刚刚躺下不久,手下人来报,说孤儿堂出事了,让他去看看。凌云飞急忙起来,随手披上衣服,奔孤儿堂赶去。

孤儿堂顾名词义,里面所居之人全是孤儿。纯宗元年中州大地震,中州居民死伤近半,几达五十多万,留下的孤儿不计其数。面对几万名从嗷嗷待哺到十三四岁没人照顾的孩子,朝庭中也想不了更好的法子安置。便把这个巨大无比的包袱甩给了中州,只象征性地拨了二十万两银子了事。

中州的知州大人、府尹大人焦头烂额之下,接受了幕僚们的意见:凡收养孩子十名以上者,免税五年;五十名以上者,免税十年,以此类推。后来见响应者无几,又附加上一条优惠:凡收养孩子五十名以上者,可免征兵役,地震后大片废墟地皮可以优先购置,并给予一定的优惠。中州一些富户见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稍稍有些动心,但是大多收养的孩子都是十余岁左右的,再小的过问者廖谬。

凌云飞从小母病父狂,没有享受过几天天伦之乐,实与孤儿无异,对孤儿的凄惨情形有着透彻的了解,不免动了些恻隐之心。他久经磨难,更明白这是与官府搭上关系的大好良机。他和林老人商量之下,收养了五百名从七八岁到十三四岁的孤儿,换来了原太苍府尹府大片的土地作为孤儿堂。

凌云飞在太苍府尹府地牢中度过了二十年的岁月,对这片土地有着异样的感情。正好震后重建知州府、府尹府时,两位父母官嫌弃原址风水变坏,原因就是中州有十多年没有出南宫峻这样的人物了,而且地方也太小,显不出气派,于是请风水大师选出风水宝地另起炉灶。听说凌云飞想用府尹府原址建孤儿堂,府尹大人想到这正是捞取名声的好机会,又可以勉除人们对另选新址的非议,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爽快答应。

到得房屋开建,挖地基时,凌云飞发觉以原来地牢为中心方圆五亩左右的土地干燥非常,透着一丝温热,心中惊讶不已。本来江南雨多,地面潮湿,此处偏偏例外,定是另有缘故,也许与他再生有关系。凌云飞于是命人深挖,直到有热水冒出,也没发现什么异常,看来只是一处温泉罢了。尽管心中不解,也只好算了。后来在建房时,鬼使神差,凌云飞心中一动念,在此处建起了地下室。

待得房子一幛幛建了起来,凌云飞发觉府尹府面积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又收养了五百名孤儿。直到后来凌云飞征战天下,赫赫有名的少壮军便是以此为班底组建,这是凌云飞当时没有想到的。

凌云飞出得门来,发现客玉涵正在门外等他,心中不由一楞,温声道:“妹子,天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休息,找我有事吗?”

“有事才能找你吗。我睡不着想找你聊聊,谁想你这么早便睡了。正好有人找你,我便在此等候。发生什么事了?这么急急火火的。天还有些凉,你多穿些衣服。”客玉涵走上前,很自然帮凌云飞将衣服系好。

凌云飞也无暇多说,道一声:“孤儿堂那边出事了,你和我一起去看看。”便带头往外走。

“孤儿堂?怎么没听你说过?”客玉涵紧跟其后,追问一句。

边走边解释,到得孤儿堂,客玉涵已明白了大概。

“大哥,你真了不起。”客玉涵发现凌云飞在她的心中高大的不少,忍不住赞了一句。自自然然地靠近了凌云飞,挽起他的胳膊一起往里走。她戴着人皮面具,那张脸颇显老态,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偏偏她又一口一个大哥,和凌云飞又亲近非常,报信之人很是惊讶,却也不敢多问,低头在前领路。

三个人来到孤儿们吃饭的大厅,见到一大群十来岁的孩子正围成一圈,叽叽喳喳个不停。听到凌云飞的咳嗽声,他们一齐扭头,待发觉是凌云飞时,齐齐露出喜色。

“凌叔叔,你怎么这么久也不来看我?我好想你呀!”

“凌叔叔,我昨晚做梦,还梦见你呢,你手挥镖旗,好威风呀!”

“凌叔叔,这位阿姨是谁呀,长的一点不好看。”

“凌叔叔,听说你受伤了,现在没事了吧,我为你担心呢。”

尖细的问候声响成一片。

“停!孩子群中站出一位瘦瘦的男孩,大大的眼睛,尖尖的下巴,小小年纪,眼中竟透着一股沉肃,很是不凡。

孩子们都不说话了,眼睛直视凌云飞,目光中充满信任、孺慕、依恋、崇敬。

“凌叔叔,您来了就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