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我吕家的三妹就这点出息?呵呵,院比算得了什么,你二哥我的目标是殿比!”吕杨微笑,拍了一下自己妹妹的脑袋。

“呵呵,殿比好,我听说殿比是在玉京城太书院进行,到时候皇帝和百官翰林都会到场观看呢!”

“没有错,能够在殿比中获得好的名次,将来前途无碍!”吕杨笑着。

“那二哥可要再加把劲儿,一定要通过层层遴选,过院比和州比,直上太书院进行殿比,到时候弄个大好前程!”

“那是一定要的!皇朝仕途乃是一条直通天堑的坦途,走上去,那就是治国治民的道路,有着无量的功德,对修行有着巨大的帮助!”

吕杨早就研究过皇朝的体制,在大匡,上至皇帝百官,下至书院儒生,首先都是读书人,他们掌控整个皇朝,再也没有什么势力能够凌驾在读书人之上了。

大匡的朝堂是皇朝的权力中心,而百圣太庙则是神权中心,皇权和神权虽然对立,但也相互支持,这就是皇朝的两座大山头,或入朝堂,成就一番功业,或证道圣人道业,进入百圣太庙,受万民百世香火。

这两条路,无论是哪一条,都让全皇朝的读书人趋之若鹜。

经过南明湖广场,往寿阳公主下榻的明月楼去,在明月楼外,钱来已经和他的爷爷钱潮在等候了。

“前辈,又见面了!”吕杨上前,朝钱潮揖礼笑着。

“不敢,不敢,老朽不过是一介商人,哪里受得起吕公子的大礼?”钱潮连忙还礼,他已经知道吕杨现在是寿阳殿待诏,正九品官身。这可算是皇朝的官员了,若是身穿官袍的话,没有功名之人是要屈膝下拜的。

在明月楼外寒暄一会儿,侍卫走出来,看看三人,说道:“殿下请三位进去呢!”

吕杨点点头,转头对钱潮道:“前辈,可准备好了!”

“吕公子放心,老朽已经准备好了!”钱潮颔首。

“好吧!”吕杨带着钱家爷孙二人进入明月楼,只见寿阳公主正在楼阁的大书房中阅读《石头记》的手稿,那是第四十回到五十五回的手稿,寿阳公主看得津津有味。

这一本《石头记》还是颇有意思的,初时看过还不觉得,只是看了两遍,便觉得回味无穷,再看第三遍,慢慢品尝出味道来,竟然有一种手不释卷的感觉。

“微臣见过殿下!”吕杨朝寿阳公主施礼,身后的钱家爷孙则俯身就拜。

“嗯,你们来了,起来吧!”寿阳公主挥了挥衣袖,钱家爷孙如蒙大赦,连忙起身,恭立在一旁。

寿阳公主看了钱家爷孙一眼,点点头,对吕杨笑道:“吕待诏,这就是你说的钱家爷孙?”

“回殿下,没有错,他们家是开药堂的!”

“那敢情好,本殿这几天正为种药的事情头疼,钱东家,你家的灵药本殿全都收了,而且本殿还要和你们家合伙,在秣陵府开建两到三个药园,大规模种植各种灵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意向,至于种植出来的灵药,本殿负责收购,怎么样?”寿阳公主开门见山询问。

钱潮大喜,连忙揖礼道:“回殿下的话,这事两全其美,我钱家自然是愿意助殿下开辟药园的,只是不知道具体章程如何?”

“呵呵,你放心,本殿做事一向公道,不会亏了你们钱家的!”寿阳公主摆摆手,上官仪已经将一份开药园的章程递了上来。

钱潮连忙接过,翻开仔细看了一遍,点头:“这章程很详尽,我钱家同意了!”

“那好,既然同意,那就尽快开始运作了,我打算在富阳县、桐庐县和吕丘县各修建一座药园,具体的事宜,我会派人找你们商量的,若是无事,就先这样吧!”寿阳公主挥了一下宽宽的衣袖。

钱潮爷俩连忙跪谢,退出明月楼。

直到走出明月楼,钱来才松了口气,回望明月楼,钱来道:“爷爷,殿下这就同意了,这么简单?”

钱潮笑呵呵:“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若是没有吕公子的引见,殿下不会这么痛快,你看看这一份章程,对我们钱家来说,好处极大,若是帮着殿下将富阳、桐庐和吕丘三座药园修建起来,则奠定了咱们钱家百世基业!”

钱来挠挠头,讪笑:“感觉太顺利了,几句话,咱们就攀上殿下这棵大树了,真是有些不敢相信!”

“殿下是做大事的,平日的大事必然不少,这气魄自然是无与伦比的,我们钱家能够为殿下分忧,那是沾了大光了!”

钱潮说着,和孙儿渐行渐远,这一次觐见寿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