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纸伞,伞已经破旧了,正如他此刻的心一般,千疮百孔。他撑伞,踏出了菩提寺,雨水落在身上,便被弹开了,泥泞的地面也无法弄脏他的鞋子和白袜,他如同一朵莲花般行于泥泞中。

下了山,就着朦胧烟雨,行到了于归的家中。

那穿着火红的婚衣的女孩正躺在闺房中,安详而沉静,好似只睡着了一般。

她这身婚衣,是为他而穿。

慧智手中的智慧剑一次次举起,却无法斩下,最终颓然将之收了,缓缓盘坐在地,诵念经文,超度亡魂。

梵音阵阵,他的心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平息下来,泪如雨滴般噼里啪啦落在袈裟上,雨滴虽然无法润湿他的衣裳,但是眼泪却润湿了他的袈裟。原来,他不是悟了,而是把自己给骗了。难怪,阿弥陀佛会说,等他真正悟了的时候,再来灵山寻他。

慧智缓缓起身,出了房门,不顾倾盆大雨,直奔西天而去。

这一路,风霜,烟尘,总算到了须弥山来,他重重叩首在须弥山下,道:“佛祖!弟子来了。”

山上闪烁金光,一条天梯落下,慧智起身,上了天梯,一步步走上去,每五步一叩首,足足一万层。

“佛祖。”慧智再看到佛祖的时候,已经恢复了平静。

“悟了吗?”佛祖问道。

“你可以成佛了,只是,你还想执着吗?”阿弥陀佛问道。

“若能让她回来,我宁可不成佛!求佛祖大发慈悲!”慧智拜道。

“善哉,善哉!或许要让你痛苦千年,你可愿意呢?”阿弥陀佛问道。

“弟子,愿意!”慧智叩首道,心中一片无悔,莫说千年,纵然万年,亦然无悔。

阿弥陀佛便道:“她等到你悟了,这一次,你却也要等到她悟了,你觉得如何?”

慧智微笑点头,拈花一笑,而后才合十道:“阿弥陀佛!弟子愿意。”

阿弥陀佛淡然点头,笑道:“你且先做千年的佛吧,待你在凡间有了寺庙供奉,她才能转世了。这也是一段因果。”

慧智不由颔首,对着阿弥陀佛再次叩首,道:“弟子明白了,便先等千年吧!她都等了这么久,我等千年,不长。”

“她等得不久。”阿弥陀佛道。

“很久!”慧智认真地说道。

阿弥陀佛不再多说,只是微微一笑,挥手间,已多了一座莲台,慧智盘坐到了莲台上,宝相庄严。

慧智于这千年中认真修行,努力参悟佛法。

他在这千年来看到了许多如他曾经一般的凡人,他时而行走人间,体悟酸甜苦辣。

千年的时间,好像是转眼间就过去了一样,江南的菩提寺已经在朝代更替的战火中被毁灭了,但佛法鼎盛,之后菩提寺又重建了起来,寺中供奉了一尊佛陀,十分灵验,时常有人求佛,不久后便会完成自己的愿望,所以此处香火鼎盛,来往的香客络绎不绝。

终于,到了这天,寺庙里来了一位女子,她是一位大家闺秀,崇信佛法,追求缘份,到了而今年纪都还未嫁,为的便是等候自己的有缘人,前两年在佛寺当中与一男子匆匆一错而过,立刻让她感觉怦然心动,可惜来往香客太多,她已寻不到人,苦求无果,只能每日来佛寺祈祷。

她的名字,也唤作于归。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如《诗经》般美好的女子。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第202章:此情可待成追忆

话说这唤作于归的女子拜于佛像前,诚心祈祷。

这日,佛祖终于显灵了。

“阿弥陀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位施主,你如此苦苦祈求,只是为了再见一次那男子吗?”佛祖双手合十,悲天悯人,颔首问道。

“佛祖,弟子只求再见一次他,哪怕只是一眼,便也无悔。”于归拜道。

“种如是因,结如是果。你为此情缘,要放弃而今的一切,包括你现今的生活。你还愿意吗?”佛祖问道。

这世上,总有人为情所痴,昔有猿公为剑所痴,少女则为情所痴,她点头应下,说一声无怨无悔。

“佛说,前生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你若想再见他一面,当苦修五百年,你还愿意吗?”佛祖问。

“我愿意。”

“会很苦。”

“我愿意!”少女的心如同金石一般,坚不可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