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1/4页)

在富商卓世才、严林石等人倡议下,涪城商会很快成立了,不到月余,便为涪城府衙筹得白银六十万两。

金色之秋,宽厚坚实。

涪城府衙大门口,站着一大堆富商、围着观看的百姓。

唐关手拿涪城各县富商募捐银子的芳名录,一一念着他们的名字和认捐的银两。

何丛亲笔记录,彭金石领着一班捕快严密监视,张兰看着税吏将银子封库。

“父老乡亲们,为解决涪城财政困难,为推进‘一正三抓’,涪城及所属各县财主慷慨解襄,不加乡民一文钱负担,为府衙贡献了六十万两银子。这是涪城百姓的一件大好事啊!咱不应忘记他们!”石剑待何丛念毕,登时发表演讲。

“啪啪啪”围观的百姓登时掌声如雷:石知府实在太好了,几个月来搞了那么多工程,让涪城变得漂亮了,还不用他们出一两银子。

“石大人真是太有才了!”

“石大人凝聚力真好!”

“石大人真是一心为民的好官!百年一遇啊!”

老百姓纷纷赞誉。

“为何在府衙门口募捐呢?”石剑待掌声一停,提出了疑问。

“那是本官想让府衙更公正、透明,想让所有的乡民都来监督府衙把银子用在什么地方,搞这么多银子干什么用?怎么个用法?”石剑跟着提出一连串的疑问。

一群富商和百姓、府衙差人登时肃静,把眼睛瞪大,望着石剑,张耳竖听,生怕错过了一个字。

“这些银子是财主们捐的,即使府衙的人也不能乱用,一定要用在为乡民办实事上。”石剑首先阐明库银使用的纪律。

所有围观的人眼睛一下也没眨,凝神而听。

“本官决定,府衙募捐所得银子,除抽出三十五万两用于建千岁祠,所剩二十五两全用于维修城中护城墙、护城堤、清理护城河的污水、修膳城中所有的破房子。也就是说,所有破房子的修膳由府衙出银子,不用乡民掏一文钱。”石剑高声道出了银子的用处。

“啪啪啪”围观百姓轰然鼓掌,个个饱含热泪。

“石大人一心为官,俺们谢谢您啊!”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句,又带头跪下来。

人群霎时间全部跪下,纷纷向石剑磕头。

“石青天真是太好了!”

“石青天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好官啊!”

“石大人体恤为民,但愿石大人步步高升啊!”

“父老乡亲们,起来吧,你们才是府衙的衣食父母啊!”石剑走下台阶,扶起了前排跪下的富商。

唐关诸人连忙也走过来,扶起积压压的人群。

场面甚是动人。

“父老乡亲们,有这么多的银子为咱老百姓办事,咱老百姓也不能忘记那些出银子的财主啊!”石剑也甚是激动,皓目泪光闪闪。

“这些银子所用的每一处工程,都要立一块石碑,石碑上要刻上认捐人的名字。谁也不能破坏,否则一经本官查处,轻则砍首,重则抄家灭族。”石剑振臂一挥,也为富商们争一些利益。

“苏醒、徐缓,将募捐人的名字抄副本交给本官,以后这些名录上的名字遇上什么麻烦事情,只要不违大明律例,只管找本官。还有,秋收后所有闲暇的乡民,都可以到府衙工房报名参与修膳涪城,月薪五两。”石剑进一步把募捐人的利益和好处全说出来了。

他一番话让老百姓和一干富商都皆大欢喜。

人群散去。

“大人,小小心意,请收下。”找石剑来要工程的卓越,私下又为石剑送上十万两银票。

“卓越,你给王朝、何丛各送些银子,有银子要一起赚,免得他们碍事。”石剑含笑收下,又提点卓越一下。

涪城及所属各属众多项目上马,也使百姓闲余有活干,用辛苦换来银子,改善生活。

百姓得益,富商得名,石剑捞到了好处,卓越名利双收。

盼着看石剑笑话的人,希望再次落空。

石剑终日亲自率唐关等亲信在涪城、到各县检查“一正三抓”要务,涪城在他的强力治理下,焕发了新的生机。

夏夜的灵峰,静静的,清清的。

星星闪闪烁烁,好象颗颗钻石。

“石剑疯了?他怎么可以为阉贼建生祠?”程勇度听得公孙文无意探来涪城的消息,咆哮大叫,打破了灵峰上寂静。

“喂,小声点,小罗马刚入睡。”刘馨赶紧朝他摆摆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