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 (第1/4页)

“皇上,高士经略辽东,无论功过,皆算高士头上。袁崇焕小肚鸡肠,争功诿过,负气离职,至大明江山于不顾,应追究其擅离军营之罪。”魏广微自然为高士辩护,反将责任推向袁崇焕,且落井下石,大泼脏水。

“魏广微,你胡说,你忠奸不分,多时不批银晌,几乎造成辽东将士哗变,罪魁祸首就是你。”殷有招闻言,更是气愤,直戳魏广微鼻子。

“殷有招,大明刚经历一场叛乱,陕甘旱灾歉收,荆川免税,国库空虚,哪来的银子批给辽东?皇上英明,着石将军筹银,本部调派精兵强壮,绕过高士,确保银晌直接押运至宁远,送与袁大人。魏大人何来扣押银晌之说?是你忠奸不分,是非不清,颠倒黑白,想谋权政而已。”崔呈秀紧急出列,胡乱分析,强辞夺理,相助亲兄难弟。

“殷有招,这是早朝,不是东林书院,不是你非议朝臣、结党篡权的地方。”周应秋不给殷有招喘息之机,紧接出列,张口就是一盆污水朝他泼去。

“你们大明迟早会给你败坏的。”殷有招双拳难敌四虎,孤军奋战,如何说得过魏阉一伙?

他气得浑身哆嗦,七孔生烟。

此时魏忠贤等人已完全推倒了东林党人,全面执掌朝政。

朝臣中纵有正直大员,也已不多,也没有其他人敢出列抗争。

朱由校早朝,不提此事,本就不想听他们争论。

他身子弱,精神不好,只想议定新的统兵人选就走,岂料早朝还是发生了争论,不由一阵心头气苦。

“好了,切入正题吧。”朱由校有气无力地道。

“皇上,石将军出任辽东总兵,似乎有些大材小用啊?”周应秋看到魏忠贤暗示他的眼神,又赶紧出列。

他知道朱由校宠爱石剑,所以,故意抬高石剑,以激起朱由校的兴趣。

满朝文武闻言,又是一阵愕然,实在猜不透周应秋到底是怎么想的,一伙挤弄石剑,一会保举石剑。

“哦?卿家有何高见?”朱由校奇怪地看着周应秋,不过,还真来兴趣了。

他对周应秋多次出尔反尔,也是一头雾水。

但是,他确实喜欢石剑,偏爱石剑,喜欢听这话。

“皇上,辽东抗金,难在后方银晌。石将军文武双全,对皇上忠心耿耿,他在地方任职,造福社稷,筹银有方。臣以为应破格提升石将军出任地方大员才是。”魏广微会意,连忙出言相助。

他说话更有艺术,把石剑抬得更高,但是,话锋一转,却是阻拦石剑统兵。

不过,他也说得很委宛,提议破格晋任石剑为地方大员,好让朱由校听得顺耳。

这是他们事先商量好的:绝不能让兵权落到石剑手中,要提升石剑,最多也弄个没有实权的地方职务给他。

“唔魏爱卿言之有理,石卿家对朕忠诚,从不讨价还价,此等良才,朕当以重用。不过,抗金是首等大事,朕认为还是委石爱卿以辽东总兵之职,相信他会象昔日平叛那样,尽快替朕收复河山的。”朱由校对周应秋、魏广微二人的举荐甚感满意,满脸笑容,但仍力荐石剑到辽东统兵。

果然不出所料。

魏广微闻言,笑逐颜开:朱由校中计了。

哈哈让小屁孩当皇帝,还真是好玩。

魏广微心头大乐,差点笑出声来。

殷有招顿感意外,心道:前阵子魏忠贤闻石剑真为辽东筹措银粮,还大发雷霆,怎么他们今儿却如此联手举荐石剑呢?这世道咋了?他们不是对石剑恨之入骨吗?

正直大臣周列也是迷惑不解:风闻石剑入京述职那天,魏忠贤和他的干儿子们气得一夜未眠,今儿咋了?他们又怎么全向着石剑了呢?

难不成石剑花重金,买通了这帮小人?

但是,又不劲啊!石剑就算花重金,也是买辽东总兵之位啊!

“皇上,高士经略辽东,炸死努尔哈赤,逼退金兵,双方议和,边关一时无事。微臣以为,要彻底将金兵赶出辽东,朝廷需尽早培植税源,充实国库。”崔呈秀紧急增援魏广微,出列建言,既将袁崇焕之功揽在高士之下,又阻止石剑统兵。

殷有招、周列等人相视一眼,这才明白原来魏中贤一伙是想独揽辽东兵权,不想让石剑插手辽东。

“启奏皇上,将石将军另调地方任职?似不合适,他数年前扬威辽东,对金兵有威胁力,又在平叛中积累军旅经历。臣以为石将军文武双全,让石将军出任辽东总兵更加合适。袁崇焕久经战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