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部分 (第1/4页)

石剑倒下了,才是他们最得意、最高兴的事情。

谁叫你石剑抢了陈圆圆啊?不让你难过,不让你痛苦一场,咱们还是一方诸侯吗?

魏广凌和崔凝秀二人心头好不惬意。

他们策马先走,吕源、蔡坤、风天桥也不去追。

“贤侄,别难过。老夫陪你乘马车吧。”吕源走上马车,坐在石剑身旁,好言安慰。

“回城,去拙政园。”蔡坤气呼呼地下令。

他没想到自己年纪这么大了,还得给石剑当护院。

想当年,石剑可是他手下的小知县,逢年过节得送金条去巴结他。时过境迁,石剑是步步高升,每次有事,小皇帝却又相隔不到一天,就改变圣意,不仅保石剑不死,还加封于其。

蔡坤心里极度不平衡。

卫队急急掉转马头,缓缓进城。

“呜石将军有救了呜”朱祥与宋子青二人激动而泣,他们官衔低,又曾与蔡坤是缩敌,不敢靠近石剑的马车,便策马先行回城,传告好消息去了。

马车内。

石剑木然端坐着,没有答话。

陈圆圆走了,他的心也被带走了。

他已是一躯没有灵魂的躯壳。

“贤侄呀,你是在想皇上又为何改变圣旨吧?”吕源可不比蔡坤,机灵人,在政坛时候长,经验足,也圆滑。

他念着石剑昔日不停地提携吕初生,石剑更于蜀川平叛后保他不死,现又收他吕初生为部将。

石剑仍是流着泪水,没有吭声。

他不想知道这些无聊的事情,也不想打听为何圣旨忽然间变更。他心里想的是陈圆圆到京后的命运。

吕源见状,颇感无趣,但想想石剑还是有前途的,便又耐着性子给他讲朱由校改变圣意的事:

那天,朱由校咯血晕厥,魏忠贤、魏广微等人急抱他回坤宁宫,传御医诊治。

数十名御医涌进张皇后的寝宫。

张皇后只好先出来一下,她见夫君上早朝的时候,好好的,怎么早朝之后就咯血了?

她不解地问金銮殿的侍卫。

侍卫急忙压低声音,把早朝时以及早朝后魏氏父女的争吵,一五一十地告诉张后。

“什么?来人,快传信王过来。”张后闻言,倒吸一口凉气,随即招来风天桥,命他去传信王。

“王爷,请你与本宫,马上联名,保石剑不死,走!”张后在寝宫门口忐忑不安地等来信王,见面就道。

“这”信王可不敢得罪张后。

因为张后是与魏阉抗衡的一代贤后,而且也是信王未来登基的,最有力的支持者。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鸣谢送红包的兄弟姐妹,评论区列名单感谢。)

第七百八十三章 三道圣旨

雨过天晴,苍穹湛蓝如洗。

阳光灿烂,秋风送爽。

坤宁宫门。

信王面对张后的提议,感觉吃惊,也不甘心,支支吾吾。

因为张后是与魏阉抗衡的一代贤后,而且也是信王未来登基的最有力的支持者。

朱由校身子差,满朝文武皆知,说不定哪天晚上在睡梦中就死掉了。若果张后迟一点报信发丧,如果张后到时不吭声不撑着他,朱由检未必就能登基做皇帝呀!

“什么这个那个的?这几年辽东将士的银晌是你筹的?蜀川叛乱、陕甘叛乱是你平定的?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你连长香公主都不如?她把为了保石剑,把头磕破了,你就怎么不吭一声?将来谁替你掌兵?谁替你清君侧?”张后闻言,可来气了,娇叱一声,狠狠地训斥他一顿。

“谢谢皇后娘娘指点迷津!臣弟明白,马上就去。”信王给她一训,吓出一身冷汗,连连躬身点头,哆嗦了一下,转身就走。

“公主伤势如何?”朱由校恰好醒来,张口就关问起魏秋婷的伤势,他记得自己晕倒前,魏秋婷把头磕破了。

“这”魏忠贤立在床前,不知如何回话。

“什么这个那个的?自己的女儿也不关心?还不快去看看?”张后进来,抓住机会,挤弄魏忠贤一顿。

“是!”魏忠贤地位虽高,毕竟是臣子,在张后面前,还是得点头哈腰,闻言之后,脸红耳赤,急急离去。

他一走,魏广微、客氏等人也跟着离开坤宁宫。

“皇上,且不论长香公主为了保石剑而把头磕破之事。臣妾请问皇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