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方云低头沉思,脑海中闪过千百个念头。眨眼的时间,他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这是一场兵家与儒家的争执!大周以后恐怕要陷入多事之秋了。”

方云心里通透,稍一思考,就知道。恐怕是前天元宵节文试,最后一关的试题流出来了。兵家与儒家的选择,在自己身上再次继续。

不过,方云也明白。太傅与武穆虽然只是一次试探,并没有给出切实的承诺。但这并不是说,两人说的就是空话。记名弟子完全可以转为正式弟子,甚至下一代的大周太傅。至于武穆那里,就凭武穆的一封礼帖,一旦加入军伍,日后就算是敌对的平鼎侯、镇国侯,也不敢对自己怎么样。有武穆今天的一句话,将来封侯拜爵不在话下。

方云在思考,华阳夫人也在思考!

这位当朝一品诰命夫人,在上京城独立支撑着方家。在上京城的几十年,这位诰命夫人基本上都是在大周贵妇、夫人们的勾心斗角、阴谋暗算中挣扎渡过的。什么样的伎俩,什么样的阴谋,她都见过。

从这两封礼帖中,华阳夫人也嗅到了兵家与儒家的摩擦的气息。

答应武穆,还是答应太傅?

华阳夫人手里渗出了冷汗,第一次感觉到这个家族,遇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这种危险看不到,但确确实实存在。

“娘亲。”看到母亲一脸忧色,方云终于说话了。

“娘亲,这件事情,可否让我自己做主?”

华阳夫人犹豫了一下,下意识地望了一眼方云,只见他神色落落,自信大方,似乎早有主见。

“罢了,这件事一时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也不妨听听云儿的话。云儿还年幼,就算是说错了,也可以当成童子之言,不会惹怒武穆和太傅。——大不了,让夫君辞去侯位,一家人重归田园吧!”

这般想着,华阳夫人反倒松了口气,不过她向张让、李冀投以一个征询的眼神。

“夫人,这件事情,令公子是当事人,不妨听听小相公怎么说吧!”张让点点头道。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如果小侯爷决定加入军伍,那就再好不过了。”李冀也同意道。

华阳夫人这才点了点头:“云儿,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得到了母亲首肯,方云转过身子,先向张让先行了一礼:

“张大人,能得到太傅大人的赏识,这是方云的福份。不过方云年幼,今年只有十五岁。能获得元宵文试的魁首,也有侥幸成分在里头。太傅太人垂青下问,让方云又是欣喜又是惶恐。欣喜是受太傅赏识,恐恐是担心自己才学不足,堕了太傅大人的名头。大人,方云希望大人回去能转告太傅,就说方云希望能够太傅大人能给在下一点时间,多读读书,积累学问、修养,这样,将来也不至于有损太傅美名。”

方云这番话,说得也得体、委婉,处处从太傅的角度出发。听得张让和几位翰林侍读,也是连连点头。这样的回话,至少在太傅大人那里,可以交待了。

说完这番话,方云又转向李冀行了一礼:

“李大人,武穆大人镇压大周国运,位高爵隆,是大周神一般的人物。方云从小就极为仰幕武穆大人。这次能得武穆垂问,方云三生有幸。不过,方云刚刚束发,按照大周惯例,刚刚束发的士子,都需前往矿山锻炼。方云希望武穆能给下一点时间,在来年,春雪化开,在下从矿山锻炼回来时,再做决定。”

武穆这边,方云也没有冒然答应。这个时候,当着另一方的面,答应任何一方,都是极其冒失的表现,要惹来灭顶之灾。不过,方云也没有明确拒绝武穆这条线。不管入朝为官,还是加入军伍,这都是方云必然要选择的。若是有武穆和太傅的照应,日后,在哪条道路上,都是平步青云,前途无量!

李冀这边,听得也是点头不已。不过,他对方云是真的起了爱才之心。方云表现的越是落落大方,越是突出,他希望方云加入军伍的心思,就越发强烈了。

“小侯爷的话,我会带给武穆大人的。既然有了回信,我也就不叨扰了。希望小侯爷来年从矿山锻炼回来的时候,能给武穆大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冀这个时候站了起来,大周的武官向来都是直来越去的:“华阳夫人,下官就先告辞了。”

张让这个时候,领着几名翰林侍读站了起来:“小相公的话,我也会带给太傅大人的。华阳夫人,翰林院中还有些事,张让就不叨扰了。”

这一次,虽然没能取得华阳夫人明确的答复。但至少,华阳夫人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