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晕镆丫��加惺S嗔耍�喝硕哉庑┦S嗟娜馐澈苡邪旆ǎ�蘼凼请缰苹故茄�贫寄艹て诘谋4妫�舸���#ㄎ倚睦镆舶蛋登孕Γ�庑┤瞬攀巧狭嗽舸��涤辛酸髁阅芰σ簿鸵馕蹲趴梢宰员#�敲匆坏┯腥耸酝祭窗�崴�堑耐恋兀�峁���

原来老丈人塞桑送的那些牛羊现在基本上都赶到了北大荒,那里水草丰富,加上原来东海女真的牲畜,如今已经经常可见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色了。唯独叫我犯愁的就是马匹,马的繁殖和驯化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没有三五年我休想建立一支强悍的骑兵,只能慢慢的苦等。

再说回朝鲜,年初徐光启带来的地瓜经过大范围的推广,在朝鲜的丘陵地带得到了很好的效应,现在正向四周辐射,以今年所有的粮食产量而论自给自足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而朝鲜贸易的发展几乎到了惊人的地步,现在造船业已经成了朝鲜的支柱产业,由于利润丰厚很多人都放弃耕种,直接转入造船业这样的制造业,更有一些家境殷实的人干脆变卖家产,买上一艘货船制上一些货物,再顾几个水手跟着船队出海,由于海上没有了海盗,这一路十分太平,再加上处于渤海这样的内海更是风平浪静,几趟下来不少人赚的盆满钵满,这中间又有很多来自中原的商人,也跟着船队往来与朝鲜与中原之间,再到日本。

然而由于日本闭关锁国的政策越来越明显,再加上安东尼奥的那次折腾,贸易量已经开始萎缩,朝鲜沿岸开始出现了货物堆积的现象。尽管朝鲜现在生活富足可是仍然消耗不掉如此多的货物,假如继续这样下去

我脑子里出现了“经济危机”四个字,从种种迹象表明如果不限制民间的货运和贸易量,那么一次小型的甚至是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早晚会到来,尽管这不是教材中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危机,但至少已经供大于求了。

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很多,但是归咎起来就是市场狭小,日本的市场在萎缩,而中原沿海地区,尽管商业发达,但是由于连年的战乱,使得内陆居民购买力急剧下降。明朝军费不足,把手伸向了富庶的东南沿海,使得那里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产品无法自销才大量的倾销海外。

另外此时明朝银根十分紧张,通过和朝鲜的贸易江浙一带获取了大量的日本白银,再加上崇祯皇帝解除了对朝鲜贸易的禁令,使得中朝之间的贸易量剧增,对于明朝这或许是好事,可是对于朝鲜就不那么妙了,从前朝鲜是靠转口贸易获利的,现在由于日本市场萎缩使得很多盲目跟从的朝鲜商人自己掏腰包,用来购买货物,再用这些货物用来转口,可是如今这些货物已经开始大量的砸在手中,这就间接的导致了朝鲜的贸易逆差,大量的白银涌出,这不能不叫我忧心。

市场,市场!我独自一人在屋中不断徘徊,思考着如何打开这个局面,如果不采取措施早晚会被拖垮的。根据中原来的情报,陕西最近爆发了一系列兵变和叛乱,并形成几股流寇,经常进行劫掠,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已经拉开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席卷全国。

崇祯现在已经是焦头烂额了,故此失彼,山海关那里他好不容易安抚了关宁铁骑,这还是得益于袁崇焕“畏罪自杀”呢!袁崇焕这么一“死”,着实帮了他的大忙,使他更好向关外诸将解释,毕竟袁崇焕不是他杀的,他甚至想赦免袁崇焕的大罪,无奈袁崇焕良心受到谴责,所以才在狱中自杀。这样的解释似乎十分完满,也很容易让袁崇焕的部署接受,再加上孙承宗的个人威信和国家大义总算是将关宁铁骑稳定住了,皇太极采取战略防守,如此一来关外是消停了,可谁想到关内又爆发叛乱呢,崇祯现在的日子是成天的失眠。

他倒霉就倒霉吧,可是偏偏影响我,随着和中原联系的日益广泛,尤其是北京之战以后,孙元化“意外”的获得了直隶总督的高官,使得这种联系更加密切,关内的情报也越来越详实,可以说现在和中原的关系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中原若是彻底垮了,朝鲜的日子一定也不好过,除非有新的市场出现。

“开会,开一次大会,把所有的重臣都召回来。”我向整个朝鲜发出了命令,并同时邀请江南的邓家和直隶的孙元化派人来参加这次大会。这将是一次决定朝鲜今后走向的大会,也是决定众人命运的大会,朝鲜太小,已经不利于发展,但是下一步是向哪里扩张还有待众人的商讨,审时度势。

1629年11月,隆冬将近,与会人员开始陆陆续续到齐,有远在黑龙江的多尔衮、阿敏、东海女真部落首领博木博果尔,江南的邓家则派来了邓希贤,孙元化也秘密来到朝鲜,再加上朝鲜的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