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1/4页)

百姓丧命在他的手下。邯郸的情形你是亲眼所见,至今我还忘不了那些被烧焦的尸体,他们可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啊!他刘泽清忍心下手我就不能亲自下手么!不但这次我要杀,下次若是有谁再落到我的手里我同样要杀。”

我毫不客气的说道,刘泽清和试验的大白鼠不一样,对待生命我有自己的看法,乱世用重典,这话说得不是不对,直到这一刻我才认识到他的重要性。在这个时代人们或许需要的不是自由或者是民主,在生存还没有得到保障的时候这些都是屁话。

这一夜我和袁崇焕谈了很晚,话题不仅仅涉及到这次战役,也涉及到未来国家的走向,更谈到了百姓,谈到了民生艰辛,经过这一夜我和袁崇焕都彼此的更加了解了对方,这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也促进了今后更好的合作。和这样一个坦荡的君子谈话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当然换个角度来说和一个固执的人谈话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谈话的双方都是固执的人时,往往事情会僵化,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共同的切入点,那就是——苍生!

第七卷 血色中原 第二十八章 较量

三万大军如同狂飙一样沿石家庄、保定一线向北京奔驰,清一色的骑兵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路旁不时会有一些行人被这支队伍惊得四散奔逃,直到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才驻足观看。在他们眼中这是一只钢铁的洪流,每个骑士都衣甲鲜明,不时的反射太阳的光辉,整个队伍行进的井然有序,蜿蜒数里,让即使是见过世面的人也不禁咂舌。

兵贵神速,结束了沙河阻击战之后,我和袁崇焕带领剩余的士兵连夜奔袭,务求以最快的速度赶至北京形成合围之势,此时北京外围,祖大寿正在带领关宁铁骑阻击回援的清军。

吴雨龙的甲种兵团使得皇太极比预计时间足足晚了三天才到达北京,但北京合围之势已经渐成,最主要的是关宁铁骑完全挡住了敌人前进的道路。这使得皇太极不得不依靠武力开辟出道路穿过祖大寿的包围圈进入北京,而北京的代善则想带兵冲出这个桎梏的牢笼,要知道靠五万人守住偌大的城池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对方有精良的火炮,绝对不会放过任何死角。

北京城外的厮杀已经进行到了第二天,双方动用了几乎能够动用的一切重武器,代善将所有的家底都搬到了城上,而皇太极也将随军的火炮一字排开和祖大寿对射,若不是凭着辽东火炮先进,估计此时祖大寿根本就没有办法同时应对两个方向的敌人。

于是整个北京城外上演了一出围城的闹剧,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横亘在他们中间的关宁铁骑愣是雷打不动,直到我和袁崇焕的大军赶到,皇太极才不得不退军,他可不想被两面夹击,毕竟他没有祖大寿火力那么猛。

“督师!”这还是祖大寿第一次在战场上看到袁崇黄,作为他的老部下,祖大寿此时率领一干辽东旧将都跪在了地上,热泪盈眶,这让袁崇焕一时间手足无措。

“起来,都起来!”他一个个的将跪在面前的将领搀起来逐个握手。

“现在不兴跪了,那!握手!”他边说边笑道,很难想象一向拘禁严肃的袁崇焕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众人包括我在内具都笑了。

“好了,好了,都是统帅一方的将领了,怎么一个个的这样不长进呢?”袁崇焕劝慰道。

“这不是见到你高兴么,死人变活人,谁不高兴啊!”我笑着说道,众人这才注意道我的存在。

“哈哈哈哈,你们啊,就知道给我跪,要跪也得去跪这位李开阳李大人啊,感谢他收留你们,你看看,你看看一个个都比以前胖了,听说你们手里有不少家伙了,火力满冲的么,能敌得住皇太极和代善的两面攻击!”

袁崇焕见到这些昔日的部下欣喜异常,话也比平时多了,或许这才是当初那个在辽东叱咤风云的袁督师吧!众人寒暄了很久,才进入正题。

“先生,督师,如今我军以在北京城外集结了近二十万大军,只等先生和督师到来好一雪前仇,将女真人彻底赶出长城,最好是打得他们永不超生!”祖大寿瓮声瓮气的说道,对于目下自己的实力他信心十足,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最重要的是武器装备远远超出敌军,这样的仗就是硬碰硬也不怕啊!

“不急,不急,来时我已经和李大人商量好了,我们能有今天的家底来之不易,和女真人硬碰硬实在是不值得,所以我们要等!”袁崇焕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这时的才看出当年羽扇纶巾的风流,或许只有面对昔日的下属他才能真正的作回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