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1/4页)

有一条,至少有三层最顶尖的富翁做的是房地产,相对于三百六十行来说,这个比率已经高的离谱了。

宇宙是无限的,但是一个国家能控制的领土是有限的,而这些领土中可供人类自由居住的就更少了,一般来说十个里面有两三个就不错了,而这两三个里面也是要分成三六九等的,这就决定了地产商人永远是商界屹立不倒的巨人。

很多地产商人这时候都选择收缩,这是因为他们的资金不足,地产做的基本都是用别人的钱来滚钱,一旦销售迟滞他们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在银行的催逼下破产的也不在少数。

张磊不同,他从头到尾用银行的贷款都是个幌子,他自己的现金流完全可以重新再建立十个八个现在的地产公司。其实弗莱恩地产的规模也并不算大,论起净资产来也不见得能在安地星域排上前几位,只是他们控制的地好,这才是本钱,任何一个地产公司能控制首都八成的土地都值得自豪一下,这在正常情况无论如何是作不到的。

没错,张磊的公司就是应该用不正常来形容,别的公司这时候都在躲着银行的代表,就算正巧没有外债的也不会在这时候跟银行借什么钱。可是张磊不同,他就是要再从银行弄笔钱出来,银行的钱不用白不用,福兰市这几个银行的头目见了张磊都像是见到了克星,想让他们找张磊要钱?

别的不说,上一次的贷款张磊一毛钱也没有还过,但是现在他头上已经没有债务了,知道怎么回事么?

张磊不是还有好几个财务公司么,银行经常把有机会讨回来,自己偏偏无能为力的贷款烂账转到这几个公司头上,这些财务公司就不用多做描绘了,谁都知道到底是什么。

这里面有顺利的讨回债务的,也有“不得已”让借款人全家人间蒸发的,这些人间蒸发的当然是人死债烂了,他们身上的账银行可以都做成烂账,不管哪个银行这种比率都是应该有一些的,谁能保证贷款都能收得回来。

可是再怎么人间蒸发都是有一定的剩余价值得,别的不说,张磊大饭店就需要经常采购一些特制的肉料,活着的时候看起来好像是天文数字的债务到了死光以后好像也没什么,七卖八卖的其实也差不多少。

既然是名正言顺的烂账,那银行就不能再往上打钱了,扣除了财务公司分成的那一半以后剩下的该怎么办呢,当然是放到张磊的帐上,这些钱就算是张磊还了的,因此张磊虽然一分钱没有还过,他账面上所有贷款已经清还完毕了。

这么一来,如果张磊不再借一笔钱,那以后再有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所以张磊为了这几个银行着想,还是再借一点钱吧,张磊就是这么为人着想的好人。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打击一个地区的房价地价再简单不过了,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谣言,或者找两个记者写几篇似是而非的报道,那么这个城市的房价马上就会像是坐了滑梯一样,似乎没有人托一下马上就要跌倒地平线以下了。

这不是太夸张的形容,其实张磊真的以零付出拿到了几套豪宅,不是零首付,而是切切实实的零付出。

豪宅是要上税的,掌管税务的官员无论如何不肯松口,房主一定要按照原来的价格支付高昂贵的豪宅税,谁叫他代表国家呢,住豪宅在平头百姓眼中也许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可是面对着国家他们又算是什么,他们想过从这个官员身上动手,可惜这个官员真的时候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在目前的房价下,单单这笔税款就已经超过了豪宅价格很多,所以弗莱恩地产一表示可以代缴税款,这几栋豪宅马上就到了张磊的手里,当然了,那个官员马上就应承重新考虑税款了,听说好像几十套一起交的税,因为单单一套似乎没有那么小的货币单位。

张磊对他算不错了,上一个城市有几十套甚至还要退税呢,谁叫这里有个什么低价出租给孤儿院、学校、收容所等等公益设施能享受退税待遇的法规呢,一般没有人肯那么做罢了,因为这么一租基本上这房子不重新盖就没法住了,尤其是收容所

那几个就是租给了一个收容所,不过这个收容所有些特别,别的都是收容一些无家可归的或者流浪汉,这里收容的让人怎么看都不舒服,一个个脑袋上面绑条红布,手里面拎着个钢管片刀什么的,难道是打工用得着么。

像这种收购根本用不着什么资金,他们也不拘谨于一个城市,哪个城市的硬岔子多,强项令多,就不纠缠在这种地方,直接砍人走路,这里等到后面有空的时候再来收拾,接连两批官员都是那么软硬不吃的到底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